2025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1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我国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原则,要求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答 案:错
解 析:普遍性原则。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情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平等性原则,依照宪法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详细规定了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要求,一是人人平等,二是地区平等,三是民族平等。
2、《旅游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答 案:对
解 析:这是《旅游法》第一条规定。
3、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答 案:对
解 析:《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4、《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5、饭店应当充分尊重旅客的隐私权,在任何情况下饭店的工作人员都不得进入旅客的房间。()
答 案:错
解 析:非经旅客的允许或者法定的事由,饭店的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旅客的房间,也不得将旅客的住宿信息告诉他人或者将旅客的房间钥匙交给他人。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旅游经营者已投保责任险,旅游者因保险责任事故仅起诉旅游经营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将保险公司列为第三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保险公司可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 B:将保险公司列为第三人可以简化责任险的理赔程序和时间
- C:只有旅游者可以提出该请求
- D: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均可提出该请求
答 案:C
解 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旅游经营者已投保责任险,旅游者因保险责任事故仅起诉旅游经营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将保险公司列为第三人,上诉规定表明保险公司可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将保险公司列为第三人可以简化责任险的理赔程序和时间;关于“应当事人的请求”,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均可提出这种请求。
2、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
- A:大国结盟
- B:周边结盟
- C:独立自主
- D:地区结盟
答 案:C
解 析: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下列各项中,关于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利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不得任意解除合同
- B:旅游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合同
- C:即便旅游经营者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旅游经营者仍不得擅自解除合同
- D:发生不可抗力是旅游经营者可以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
答 案:C
解 析:根据《旅游法》第67条规定,发生不可抗力或者旅游经营者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是旅游经营者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故选C。
4、()是旅馆业治安管理的主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 A:市场监管部门
- B:行政机关
- C:公安机关
- D:司法机关
答 案:C
解 析:《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旅馆治安管理的职责是,指导、监督旅馆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协助旅馆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业务知识的培训,依法惩办侵犯旅馆和旅客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这表明,公安机关是旅馆业治安管理的主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故选C。
5、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在省(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 )以上,成效明显。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答 案:B
解 析:申报条件:《办法》第7条规定,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备以下条件:①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色,文生态保持良好;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分;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传承实践富有活力、氛围浓厚,当地民广泛参与,认同感强;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实物、场所保存利用好,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良性的发展空间;⑤所地人民政府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自然生态环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乡镇、村落、街区等重点区域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依存的重要场所开列清单,并已经制定实施保办法和措施;⑥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⑦在省(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两年以上,成效明显。
多选题
1、在线旅游经营者未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开展相关业务的,由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 )。
- A: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B: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 C: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 D: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 E: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答 案:ABE
解 析:在线旅游经营者未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开展相关业务的,由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 A:年龄
- B:智力
- C:职业
- D:财产状况
- E:精神健康状况
答 案:ABE
解 析: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因此,职业和财产状况不是法定要求,故本题选ABE。
3、下列关于旅游行业协会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包括()。
- A: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 B:对旅游者开展文明旅游教育和监督检查
- C:对会员的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 D:监督会员合法经营,履行法定义务
- E: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答 案:ACDE
解 析:B项错误,协会的职能对象不包括旅游者。
4、下列各项中,关于我国《旅游法》立法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包括()。
- A:《旅游法》曾列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 B:共有1400多名代表提交48件议案,建议制定《旅游法》
- C:2009年12月,启动《旅游法》的起草工作
- D: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旅游法(草案)》
- E:2013年10月1日,我国《旅游法》生效
答 案:ABD
解 析:《旅游法》是改革开放初期启动的立法项目之一,曾列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和国务院立法计划。从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共有1400多名代表和3个代表团提交48件议案,建议制定《旅游法》。2009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23个部委和有关专家成立《旅游法》起草组,启动《旅游法》的起草工作。《旅游法》起草组历时两年多,先后举行5次全体会议,到十几个省(区、市)调研考察,召开了数十次座谈会,深入研究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立法的情况和经验,先后形成三个阶段性草案文本和数十个修改稿并多次听取意见,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财经委第64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旅游法(草案)》,于同年8月27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2013年4月25日下午,在充分吸收一审、二审、三审以及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以150票赞成、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本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旅游法》,该法于同年10月1日生效。故选ABD。
5、下列各项中,关于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B: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 C: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 E: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答 案:AB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包含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表述不准确,故选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