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导游资格证 → 2025年01月20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

2025年01月20日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

2025/01/2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1月20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博物馆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必须开放。()  

答 案:错

解 析:《博物馆条例》第29条规定,博物馆应当向公众公告具体开放时间。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博物馆应当开放。故本题错误。

2、申领导游证有两种途径:一是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二是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相关旅游行业组织主要是指各地旅游协会。()

答 案:错

解 析:相关旅游行业组织主要是指各地导游协会或旅游协会的导游分会等。故本题错误。

3、道路运输车辆运输旅客的,可以载货;但运输货物的,不得运输旅客。()  

答 案:错

解 析:《道路运输条例》第34条规定,道路运输车辆运输旅客的,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不得违反规定载货;运输货物的,不得运输旅客,运输的货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重量,严禁超载。故本题错误。

4、当旅客索取遗留在饭店的财物时,饭店应当无条件返还,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答 案:错

解 析:当旅客离店后,如果在客房内发现旅客遗留下来的财物,饭店应当将其记录在登记册上,并写明旅客的姓名、房号、离店时间、物品名称及拾得者姓名,交领班送客房部妥善保管,然后根据旅客登记所留下的地址或联系方式设法将遗留财物归还原主,绝不能占为己有。当旅客索取时,饭店应当无条件返还,但是可以收取一定数量的保管费。故本题错误。

5、自然人不得将自己的姓名许可他人使用。()

答 案:错

解 析:《民法典》第99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将自己的姓名、肖像等许可他人使用,但是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许可的除外。显然,自然人一般是可以将自己姓名许可他人使用的,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

1、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分为()。

  • A:一般失信主体和轻微失信主体
  • B:严重失信主体和一般失信主体
  • C:严重失信主体和轻微失信主体
  • D:严重失信主体、一般失信主体和轻微失信主体

答 案:C

解 析:《信用管理规定》第11条规定,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分为严重失信主体和轻微失信主体。故选C。

2、设立分社或服务网点的旅行社设立登记后,应当在( )内持规定的文件向所在旅游主管部门备案并领取备案登记证明。

  • A:3日
  • B:3个工作日
  • C:7日
  • D:7个工作日

答 案:B

解 析:依据《条例》第10条及《实施细则》第19、23条。设立分社和服务网点的旅行社,在向分社或者服务网点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分社或者服务网点设立登记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持规定的文件向分社或者服务网点所在地与工商登记同级的旅游主管部门备案并领取备案登记证明。若没有同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向上一级旅游主管部门备案。

3、“十三五”时期,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 A:农村贫困
  • B:历史贫困
  • C:相对贫困
  • D:绝对贫困

答 案:D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纲要》,“十三五”期间,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4、(),经考试合格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其颁发导游资格证。  

  • A:肺结核病患者
  • B:曾以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的人员
  • C:被吊销导游证未满1年的人员
  • D:年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

答 案:D

解 析:ABC均不符合条件,故选D。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从根本上确立了(    )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最高依据,确立了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法地位和至上权威。

  • A:党章
  • B:宪法
  • C:法律
  • D:政策

答 案:B

解 析:从根本上确立了宪法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最高依据,确立了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法地位和至上权威。

多选题

1、《旅游法》第41条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佩戴导游证
  • B:应当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C: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 D:应当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
  • E:适时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答 案:ABCD

解 析:《旅游法》第41条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故选ABCD。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履行下列义务()。  

  • A:依法经营义务
  • B:保障消费者安全的义务
  • C: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
  • D:不得强制交易的义务
  • E:保障生产商权益的义务

答 案:ABCD

解 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29条规定了经营者的14项义务。包括:履行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承担售后服务的义务;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限制消费者权利的义务;尊重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召回缺陷商品的义务;无理由退货的义务;非现场购物信息披露的义务;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故选ABCD。

3、我国《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者拥有的权利包括()等其他权利。  

  • A:合同的任意解除权
  • B:合同的替换权
  • C:协助返程权
  • D:投诉举报权
  • E:媒体发布权

答 案:ABCD

解 析:《旅游法》还规定了旅游者的安全保障权、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合同的替 换权、协助返程权、投诉举报权等权利,为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达到旅游目的提供了保证。  

4、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可以有哪些具体措施( )。

  • A: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 B:加强乡村旅游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停车、环卫、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
  • C: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
  • D:完善乡村旅游标志牌建设
  • E:保障农村公路网络布局,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标准

答 案:ABCE

解 析: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乡村景观,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鼓励有条件的旅游城市与游客相对聚集乡村旅游区间开通乡村旅游公交专线、乡村旅游直通车,方便城市居民和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加快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标准,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引导自驾车房车营地、交通驿站建设向特色村镇、风景廊道等重要节点延伸布点,定期发布乡村旅游自驾游精品线路产品。加强乡村旅游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停车、环卫、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保障能力。

5、国家对()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 A:保健食品
  • B: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C:老年人配方食品
  • D:婴幼儿配方食品
  • E:进口食品

答 案:ABD

解 析:《食品安全法》第74条规定,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故选ABD。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