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1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风险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
答 案:对
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2、现金流是指现金在一个公司的流入和流出。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标准,现金流量表分为三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
答 案:对
3、专家系统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信贷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作为信用分析和决策的主要基础,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方法/体系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估缺乏一致性()
答 案:对
解 析:专家系统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信贷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作为信用分析和决策的主要基础,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方法/体系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估缺乏一致性
4、商业银行还应当清楚地评估在经济下行和市场不具备流动性等压力市场条件下可能产生的集中度风险。( )
答 案:对
解 析:集中度风险从总体上讲与银行的风险偏好密切相关,属于战略层面的风险,商业银行还应当清楚地评估在经济下行和市场不具备流动性等压力市场条件下可能产生的集中度风险。
单选题
1、商业银行针对操作风险潜在损失不断增大的情况,应及早加以防范并及时采取()降低风险和损失程度。
- A:数据分析
- B:补充资本
- C:控制措施
- D:评估手段
答 案:C
解 析:商业银行针对操作风险潜在损失不断增大的情况,应及早加以防范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和损失程度。
2、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敞口标准法》,以替代此前的();2018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以替代原有的()
- A:现期风险暴露法和标准法;现期风险暴露法
- B:现期风险暴露法和标准法;标准法
- C: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标准法
- D: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内部模型法
答 案:A
解 析: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敞口标准法》(SA-CCR)方法,用以替代现行的现期风险暴露法和标准法。2018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中国商业银行也将采用SA-CCR方法替代现有的现期风险暴露法。
3、下列对商业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A:战略风险管理的长期收益高于短期收益
- B:战略风险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
- C:战略风险管理不需要配置资本
- D:战略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投资,实施效果短期不能显现
答 案:B
解 析:战略风险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投资,实施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实质上,商业银行可以在短期内便体会到战略风险管理的诸多益处,例如比竞争对手更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更为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等。战略风险与其他主要风险密切联系且相互作用,是一种多维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评估战略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及其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视情况对战略风险配置资本。
4、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应具有彼此独立、特点鲜明的两个维度,第一维度(客户评级)必须针对客户的违约风险,第二维度( )必须反映交易本身特定的风险要素。
- A:债务人评级
- B:债项评级
- C:不良贷款评级
- D:贷款评级
答 案:B
解 析: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应具有彼此独立、特点鲜明的两个维度,第一维度(客户评级)必须针对客户的违约风险,第二维度(债项评级)必须反映交易本身特定的风险要素。
多选题
1、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商业银行应促使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实现有机融合
- B:资本管理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
- C: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越好
- D: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与其资本数量呈线性相关
- E:商业银行应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
答 案:ABE
解 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风险计量模型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银行衡量风险损失的精确度,井通过银行风险损失映射银行资本承担,使得整个资本管理流程都与风险管理紧密衔接,不断推动着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从而确立了资本管理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取得市场有利竞争地位的重要布局,现代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2、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完善银行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杠杆率指标。与资本充足率指标相比,杠杆率指标主要优点包括()。
- A:逆周期调节作用
- B:避免监管套利
- C:计量相对简单明晰
- D:避免资本套利
- E:反映资本风险水平
答 案:ABCD
解 析:作为简单、透明、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监管工具,杠杆率兼具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功效。 首先,杠杆率具备逆周期调节作用,能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杠杆率避免了资本套利和监管套利。 最后,杠杆率是风险中性的,相对简单易懂。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