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财会类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 → 2024年12月11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4年12月11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4/12/1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12月11日专为备考2024年风险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

答 案:对

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2、购买商业保险作为操作风险缓释的有效手段,是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重要工具。

答 案:对

3、某组合风险越大,其资本转换因子越低。同样的资本,风险越高的组合其计划授信额越高。

答 案:错

4、股票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和股票指数的远期、期货及互换合约。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对于商业银行风险加总的表述,最不恰当的是()。  

  • A:可以采用多种风险加总方法,但不应采取简单加总法
  • B:进行风险加总,应当充分考虑集中度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传染
  • C:应当建立风险加总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在不同层次上及时识别风险
  • D:若考虑风险分散化效应,应基于长期实证数据,且数据观察期至少覆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答 案:A

解 析: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风险加总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在不同层次上及时识别风险,故C说法正确。 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多种风险加总方法,但应至少采取简单加总法,并判断风险加总结果的合理性和审慎性,故A说法不恰当。 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加总,应当充分考虑集中度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传染。故B说法正确。 若考虑风险分散化效应,应基于长期实证数据,且数据观察期至少覆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否则,商业银行应对风险加总方法和假设进行审慎调整,故D说法正确。  

2、下列()模型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开辟了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  

  • A:资本资产定价
  • B:套利定价
  • C:欧式期权定价
  • D:投资组合原理

答 案:C

解 析:利率、汇率、商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大涌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工具1973年,费雪·布莱克(FischerBlack)、迈伦·斯科尔斯(MyronScholes)、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提出的欧式期权定价模型,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开辟了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

3、如果商业银行资产分散于负相关或弱相关的多种行业、地区和信用等级的客户,其资产组合的总体风险一般会()。

  • A:增加
  • B:降低
  • C:不变
  • D:负相关

答 案:B

解 析:根据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当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为正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差;当相关系数为负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好。

4、某商业银行通过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结。发现网点A的效益不高、周边的治安不佳。风险隐患较为严重,决定对该网点进行撤并,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 A:承受风险
  • B:规避风险
  • C:降低风险
  • D:转移风险

答 案:B

解 析: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

多选题

1、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对部分“问题银行”采取了风险处置方式。具体包括()  

  • A:实施资本规划
  • B:实施恢复计划
  • C:“在线修复”
  • D:“地方政府注资+引战重组”
  • E:收购承接

答 案:CDE

解 析:2020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以专题形式分析 了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三家银行的不同风险处置方式及效果。 1、以收购承接方式处置包商银行凤险 2、以"地方政府注资+引战重组"的方式处置恒丰银行风险 3、以"在线修复"方式化解锦州银行风险  

2、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下列属于通过加强公司治理来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有()  

  • A: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重大事项的声誉风险应对预案和处置方案
  • B: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同业沟通联系,互相吸收和借鉴经验教训,共同维护行业整体声誉
  • C: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将相关情况纳入监事会工作报告
  • D:商业银行应建立或指定部门作为本机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管理资源
  • E:董事会负责确定声誉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总体目标,掌握声誉风险状况,监督高级管理层开展声誉风险管理

答 案:ACDE

解 析:商业银行应强化公司治理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职责分工,构建组织健全、职责清晰的声誉风险治理架构和相互衔接、有效联动的运行机制。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分别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监督责任和管理责任,董事长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1)董事会负责确定声誉风险管理策略和总体目标,掌握声誉风险状况,监督高级管理层开展声誉风险管理;(2)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将相关情况纳入监事会工作报告。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重大事项的声誉风险应对预案和处置方案,安排并推进声誉事件处置;(3)商业银行应设立或指定部门作为本机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管理资源;(4)其他职能部门及分支机构负责执行声誉风险防范和声誉事件处置中与本部门(机构)有关的各项决策,同时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声誉风险管理岗位,加强与声誉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筑牢声誉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