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1月3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1月3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1/3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3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畸形,孕晚期孕妇维生素A的RNI和UL均高于未孕期。()

答 案:错

解 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孕中、晚期维生素A的RNI为900μg/日,UL为2400μg/日。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维生素A膳食参考摄入量为800μgRE/日,UL为3000μgRE/日。

2、脂溢性皮炎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

答 案:错

解 析:考查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其中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脂溢性皮炎。

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是后3位。()

答 案:对

解 析:《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前两位是食物类别的编码,第三位数字是食物的亚类编码,最后三位是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

4、职业道德可以调节餐饮企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答 案:对

单选题

1、儿童少年应()脂肪的摄取。

  • A:限制
  • B:增加
  • C:不强调限制
  • D:不主张供给

答 案:C

解 析: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能量的需要也达到了高峰,因此一般不过度限制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的摄入。

2、坏血病毒常发生在患( )的儿童

  • A:维生素C缺乏
  • B:维生素D缺乏
  • C:维生素E缺乏
  • D:维生素A缺乏

答 案:A

解 析:暂无

3、脂类的生理功能是( )。

  • A: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 B: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
  • C: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利用
  • D:以上都对

答 案:D

4、女,30岁,怕热、多汗、易激动,消瘦1年。查体消瘦、皮肤湿润,甲状腺增大,随吞咽上下移动,心率100次/分。检验T3、T4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肿瘤
  • B:甲亢
  • C:甲低
  • D:肺结核

答 案:B

多选题

1、脂肪酸的分类系统有()。

  • A:按照碳链的长短分类
  • B:按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分类
  • C:根据营养学或生理作用分类
  • D:根据碳原子的n编号系统分类
  • E:根据碳原子的ω编号系统分类

答 案:AB

2、下列哪些是水溶性维生素(  )。

  • A:维生素C
  • B:维生素E
  • C:维生素B2
  • D:维生素B6
  • E:维生素D

答 案:ACD

3、营养干预试验设计的类型在研究层面上常采用()方案。

  • A:动物实验
  • B:随机对照
  • C:临床试验
  • D:类实验
  • E:人体试验

答 案:BD

4、非语言传播包括()。

  • A:类语言
  • B:动态体语
  • C:时间语言
  • D:静态体语
  • E:空间语言

答 案:ABCDE

解 析:非语言传播包括动态体语、静态体语、类语言和时空语言。其中,时空语言又分为时间语言和空间语言。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1)请回答:按标准每日应提供多少能量?

答 案:每日能量需要量的计算①该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105=165-105=60kg;
②该女性BMI=体重(kg)÷[身高(m)]2=68÷(1.65)2=25,故该女性属于超重(24~27.9);
③每天应提供能量(kcal)=能量供给标准×标准体重=60×30=1800kcal。

3、撰写科普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哪些?

答 案:医学科普文章,传播的是思想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故科普作品应该具有五项基本要求,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实用性。因艺术性可以涵盖通俗性与实用性,故科普作品的五性又可简化为三项基本要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1)科学性。在任何一篇健康科普文章中,科学性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它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也是医学科普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当面对受众时要讲的内容达到真实、准确、成熟、全面和先进,就可以说是具有科学性了。①真实。作品中的每一个材料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掺假,也不能半真半假,更不能是假的。不能凭空捏造,要尊重事实。不要把道听途说的事,不加分析地作为医学科普作品的题材。
②成熟。成熟是指理论上要成熟、站得住脚,技术上要过关,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得到专家和社会的公认。还在探索、研究阶段,没有结论的题材,可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但绝不能拿来作为科普题材。
③准确。a.概念要准。实验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抽样方法等也要如此,得出来的结果要实事求是,不能滥用率的概念。b.数据要准。这方面不准确产生的后果将更严重。例如,乘晕宁是用来防治晕车、晕船的药物,常用量是每次50mg,每4h服1次。如果数据不准确,把50写成5,那么就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如果把50写成500,则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呕吐、眩晕,甚至昏迷。c.事实要准。有些作者在创作时不注意弄清准确的事实,凭想象估计个大概,往往会产生误导。d.语言要准。使用准确的语言,除应有文学语言修养外,还应注意专业术语。特别是在把较难懂的医学术语改写为通俗的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滥造词语,更不能想当然地信手捡一词来替代。不能简化的词语不要硬性简化。
④全面。指科普作品内容应完整、系统,不能片面。⑤先进。题材一定要新,不能是陈旧的、过时的、落后的、淘汰的东西。
(2)思想性。医学科普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任何作品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医学科普作品更是这样。医学科普作品是作用于人的,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的信息,对读者的生活、经验、思维等起着影响、引导、干预等作用,具有十分明确的思想性。
①看作品反映的是迷信还是科学。
②看作品能否体现为读者健康需要服务。
③看作品是否体现为社会发展服务。
④要有积极向上的形式。
⑤要适合读者对象阅读。
(3)艺术性。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语言宝库,医学科普工作者要善于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民间艺术学习借鉴,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并为科学普及工作服务,使医学普及工作真正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①通俗性。是指作品让群众看后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能弄懂,这就是医学科普作品通俗性的含义,也就是说能使一般群众很容易接受。a.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b.注意写作方法。c.尽量避免使用术语。d.化抽象为具体。
②实用性。a.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讲清讲透。b.多样性。医学科普作品选题还应具有多样性,才能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c.细节入手。
③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作品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读者读得有兴趣。医学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的内容、形式符合读者的需要、兴趣等审美情趣,作品有较好的文采,体现出较好的创作技巧。作品的构思、结构、语言以及材料的选取、剪裁等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