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0月13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孕期钙缺乏,可造成孕妇骨密度降低。( )
答 案:对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水肿型营养不良、干瘦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
答 案:错
解 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水肿型营养不良、消瘦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
3、脂肪在膳食中提供的能量应占每日总能量的40%~50%。( )
答 案:错
解 析:×
4、《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的应用包括评价膳食和计划膳食两个方面。( )
答 案:对
单选题
1、出现()的情况不需要停止运动。
- A:不正常的心跳
- B:感到有些疲劳
- C:特别眩晕
- D:严重气短
答 案:B
解 析:停止运动的指征:1)不正常的心跳;2)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觉;3)特别眩晕或轻度头痛,意识紊乱、出冷汗、晕厥;4)严重气短。5)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或麻木;6)上腹部区疼痛或“烧心”。
2、小肠与胃相连的部位是( )。
- A:贲门
- B:幽门
- C:十二指肠
- D:回肠
答 案:B
3、儿童维生素C缺乏时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腹泻
- B:易激惹
- C:呕吐
- D:体重增加
答 案:D
解 析:儿童维生素C缺乏时表现为易激惹、体重不增,可伴有低热、呕吐、腹泻等。
4、生物样品的收集是( )的前提。
- A:膳食调查
- B:体格检查
- C:生化检查
- D:营养宣教
答 案:C
多选题
1、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
- A:严重气短
- B:不正常的心跳
- C:特别眩晕
- D:上腹部区疼痛或“烧心”
- E: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
答 案:ABCDE
2、缺铁性贫血时可参考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
- A:红细胞压积
- B:血红蛋白
- C:原嘌呤
- D:总铁结合力
- E:血清铁
答 案:ABDE
3、下列属于称重记账法特点的是()。
- A:适合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 B:该法较称重法操作复杂,所需费用多,但适合大样本的调查
- C:此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
- D: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 E:可用于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答 案:ACD
解 析:称重记账法较称重法操作简单,所需费用低,人力少,适合于大样本调查。同时,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此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这种方法适合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摄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4、下列关于计数资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缺乏病人数等
- B: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观察单位个数的资料
- C: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
- D:一般为无序变量
- E:一般有单位为有序变量
答 案:AB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答 案: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3、怎样测量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
答 案:(1)头围测量①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枕骨粗隆(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③软尺在头两侧的水平要一致。
④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胸围测量
①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躺平,使其处于平静状态。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
③测试时应注意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的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由一名助手帮助固定后背软尺位置;各处软尺轻轻接触皮肤,皮下脂肪较厚的要幼儿,软尺接触皮肤宜稍紧些。
④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