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0月1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0月1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0/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下,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

答 案:对

2、若畜禽肉类存在卫生问题,则容易传播人畜共患传染病。(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3、大豆磷脂不具有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的功效。(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4、营养目标数值是一天的配餐计划和目标,要严格执行()

答 案:错

解 析:膳食营养目标是为了选择食物配制平衡膳食而设计的。每餐严格执行各个营养素都符合标准在实际中是难以执行的。所以一定的变化范围常被允许,结合就餐人员体重变化,可修订变化范围。

单选题

1、体内缺铁处于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时表现为()。

  • A: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
  • B: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 C:运铁蛋白浓度升高
  • D:出现临床症状

答 案:A

解 析: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表现为血清铁浓度下降,运铁蛋白浓度降低和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但血红蛋白浓度尚未降至贫血标准,处于亚临床阶段

2、一学生,男,17岁,由于饮食不规律近日发现自己经常口角溃烂,舌体疼痛,同时肘膝关节处出现对称性糜烂,面色苍白,有贫血表现,皮肤干燥,易角化。该同学到医院营养科就诊,营养师初步诊断为(  )。

  • A:VC缺乏
  • B:VB2缺乏
  • C:锌缺乏
  • D:碘缺乏

答 案:A

3、男,49岁,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诊入院,术中作空肠造瘘。恢复口服饮食后,以下哪种食物不能食用( )。

  • A:脱脂牛奶
  • B:啤酒
  • C:豆腐
  • D:米汤

答 案:B

4、在制订营养改善项目总计划时,应能够针对项目所选定的(  )产生效果。

  • A:暴露人群
  • B:受众人群
  • C:高危人群
  • D:普通人群

答 案:C

多选题

1、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包括()。

  • A:健康声称
  • B:营养成分表
  • C:功能声称
  • D:营养声称
  • E:功效声称

答 案:ABD

解 析:食品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营养信息)、营养声称和健康声明三大部分。

2、常用的评价蛋白质利用率的方法有()。

  • A:相对蛋白质值
  • B:蛋白质功效比值
  • C:蛋白质净利用率
  • D:蛋白质生物价
  • E:净蛋白质比值

答 案:ABCDE

解 析:常用的评价蛋白质利用率的方法有:①蛋白质功效比值(PER);②蛋白质生物价(BV);③蛋白质净利用率(NPU);④其他:相对蛋白质值(RPV)、净蛋白质比值(NPV)、氮平衡指数(NBI)等。

3、评价食物脂肪或者油脂的优劣,除其风味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外,其他一些成分也值得关注,如()。

  • A:胆固醇
  • B:反式脂肪酸
  • C:植物固醇
  • D:VE
  • E:色素

答 案:ABCD

4、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有(  )。

  • A:佝偻病
  • B:缺铁性贫血
  • C:维生素A缺乏
  • D:锌缺乏症
  • E:维生素B族缺乏

答 案:AB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1)请回答:按标准每日应提供多少能量?

答 案:每日能量需要量的计算①该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105=165-105=60kg;
②该女性BMI=体重(kg)÷[身高(m)]2=68÷(1.65)2=25,故该女性属于超重(24~27.9);
③每天应提供能量(kcal)=能量供给标准×标准体重=60×30=1800kcal。

3、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