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7月3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检测方法的不同使得营养标签上脂肪含量的标识也应不同。()
答 案:错
解 析: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脂肪可用粗脂肪或总脂肪表示,在营养标签上均可标示为“脂肪”。
2、动植物食物平衡膳食结构主要以中国为代表。()
答 案:错
解 析:动植物食物平衡膳食结构主要以日本为代表。中国的饮食结构为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
3、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末。()
答 案:错
解 析: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首,以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一目了然。
4、2岁以下以及60岁以上人群n-6和n-3比例为(4~6):1,其他年龄组为4:1。()
答 案:错
解 析:2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n-6和n-3比例为4:1,其他年龄组为(4~6):1。
单选题
1、某种液态食品,其能量值需满足(),才可声称是低能量食品。
- A:≤40kJ(9.6kcal)/100mL
- B:≤60kJ(14.4kcal)/100mL
- C:≤80kJ(19.1kcal)/100mL
- D:≤l00kJ(23.9kcal)/100mL
答 案:C
解 析:≤80kJ(20kcal)/100mL。
2、已知鸡蛋的食部为88%,含蛋白质13.3%,如需要8g蛋白质,财需要()g鸡蛋。
- A:60.2
- B:68.4
- C:55.4
- D:65.4
答 案:B
解 析:所需鸡蛋(g)=8÷13.3%÷88%=68.4g
3、在计算标准人折合系数时,是以()为标准人。
- A: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 B:体重65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 C: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女子
- D:体重60kg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答 案:A
解 析: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 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
4、锌对儿童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我国对7~11岁儿童锌的RNI是()mg/d。
- A:8
- B:9
- C:12
- D:13.5
答 案:D
解 析:我国7~11岁儿童锌的膳食摄入量为13.5~15.0mg/d(女),13.5~18.0mg/d(男)。
多选题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会影响()生理现象。
- A:便秘
- B:脑垂体分泌
- C:大肠发酵
- D:胰岛素调控
- E:血糖
答 案:ACDE
2、下列食物加工方式会使GI值升高的是()。
- A:冷冻压榨
- B:压出水分
- C:糊化
- D:晒干
- E:膨化
答 案:BCDE
3、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答 案:ABDE
4、营养教育的目的在于( )。
- A:提高各类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
- B:促进食物消费
- C: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膳食因素
- D:改善营养状况
答 案:AC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怎样应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评价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
答 案: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膳食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所占不同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1)膳食结构的分析根据被调查者24h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五类食物,即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以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然后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理想膳食模式进行比较,对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2)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①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②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
3、怎样测量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
答 案:(1)头围测量①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枕骨粗隆(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③软尺在头两侧的水平要一致。
④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胸围测量
①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躺平,使其处于平静状态。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
③测试时应注意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的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由一名助手帮助固定后背软尺位置;各处软尺轻轻接触皮肤,皮下脂肪较厚的要幼儿,软尺接触皮肤宜稍紧些。
④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