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广播电视编辑记者 → 2024年03月09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2024年03月09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2024/03/0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3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答 案:对

2、新闻舆论机构领导者要具备政治家办报意识,一般新闻與论工作者的这种意识可有可无。这个说法是()。

答 案:错

3、除危害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原因外,新闻报道应标明采访对象的身份,避免使用权威人士、有关人士、消息人士等匿名新闻消息来源。()

答 案:对

单选题

1、按照事先编排好的内容先后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各个分散的节目、稿件、音像片段复制合成为完整的节目播出,这种方式称为()。

  • A:直播
  • B:转播
  • C:延播
  • D:录播

答 案:D

解 析:D项,录播即把分散的节目、稿件、音像片段录制合成为完整的一个节目或一次节目的播出带,以备播出。A项,直播是指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B项,转播是指广播或电视台播送别的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C项,延播即延时播出,指节目晚于预定时间播出。

2、标题制作四个步骤的顺序是()

  • A:命意-读稿-立言-修整
  • B:命意-立言-修整-读稿
  • C:读稿-命意-立言-修整
  • D:立言-命意-修整-读稿

答 案:C

3、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

  •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答 案:A

多选题

1、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常见形态有()。

  • A:网络广播
  • B:IPTV
  • C:手机电视
  • D:楼宇电视

答 案:ABCD

解 析: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常见形态有:①网络视频;②网络音频(网络广播);③手机电视/广播;④数字广播;⑤数字电视;⑥IPTV;⑦电视的新兴应用(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

2、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包括()。

  • A:监测环境
  • B:社会调节功能
  • C:社会控制功能
  • D:社会制衡、动态平衡功能

答 案:ABCD

解 析: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其社会功能包括:①监测环境;②社会调节;③社会控制;④社会制衡;⑤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3、()近年来在我国新闻队伍中出现了不少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

  • A:有偿新闻屡禁不止
  • B:虚假报道时有发生
  • C:低俗之风滋长蔓延
  • D:不良广告问题突出
  • E:新闻官司轰轰烈烈

答 案:ABCD

主观题

1、电视传播的符号?

答 案:1、文字,画面内文字、编辑时加上去的文字;2、示意图和图表;3、照片与图片;4、影像。

2、新闻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

答 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特征)是与一般道德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2)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新闻事业在传播和发布新闻信息时所显示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3)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它反映了人们对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殷切期望。
综上,新闻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律行为,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对事实、对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受到社会制度的限制。

3、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应遵循媒体传播特点,越口语越好。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其语言表达应明白通畅,易于接收接受,使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因此,通俗易懂是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基础要求。
但是,表达的通俗易懂要避免语言表达简单化与庸俗化,尤其是新闻语言,面向大众传播,应该力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明确、规范,信息传达要完整、清晰,而过度口语化可能导致表述的随意,影响准确性。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
(3)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论述题

1、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

答 案: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民主与法制,既是舆论监督机制运行的先决条件,又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施与效果呈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践体现。舆论监督的进步与发展,反映了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传达意见的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培育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公众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众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活动实际上是与社会民主的观念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民主在观念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保证,舆论民主和舆论监督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传播网络化、数字化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哪些影响?广播电视媒体应如何应对?

答 案:(1)信息传播网络化、数字化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积极影响电视台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实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广播电视业务、通信业务和计算机业务的一体化发展,使三者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同时,电视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不仅能够将来自专门制作公司和信息公司的节目内容传播出去,而且能够将家庭或个人通过简单的摄录方式而获得的节目或信息实现共享,这使得节目和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此外,电视台的数字化能够使电视通道真正实现图像、声音和数据等资源的组合,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科技的变革也扩大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应力范围,增加了广播电视行业的收益。
(2)信息传播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的困境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带动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化创新,而网络媒体等各种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生存与发展的局限性愈发明显。电视新闻面临新的挑战,具体内容包括:
①时效性滞后
传播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与新鲜事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功能。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与移动端媒体等各种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让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滞后这一缺陷更加突出,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②互动性不足
网络媒体与移动端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接收与交流热点新闻与话题提供了平台,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化。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新闻信息时与受众缺乏互动、交流,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及时掌握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情况,受众没有反馈渠道,广播、电视缺少相应的互动平台,与受众的互动不足。
③创新性不足
在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却仍然停留在原地,缺少了创新的构思和内容,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还是以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为主,新闻内容及形式单一化,存在非常严重的媒体同质化现象。同时,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当中充斥着大量的空话和套话,受众感觉味同嚼蜡,很容易造成受众疏离的情况。
(3)信息传播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策略
①坚持应用互联网思维谋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产内容、生产方式和生产渠道,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广播电视台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使用创新的服务思维和引导思维,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满足不同客户终端的用户需求。在融媒体时代,需要更加重视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反馈,并根据反馈要求及时进行调整,为受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新闻播报服务。
②坚持内容为主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内容”都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想要在融媒体时代创新发展,需要坚守自身本质,以内容为主,强化新闻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时政新闻要求一定要新颖,要积极创新时政新闻给人的刻板印象,改变传统会议活动报道方式,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跟百姓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拓展新闻的广度,并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时政新闻,拓展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③坚持多屏互动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需要积极创建出新闻媒体的融合机制,在新闻采集过程中根据不同终端需求选择针对性的素材,整合加工之后传播给不同渠道的用户,实现同一个新闻不同平台和不同维度的传播。此外,可以在广播电视新闻播出之前,提前给受众提供话题,引导受众能够实时参与其中,实现多屏互动的效果,提升受众的参与积极性。
④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培养更多的专业型、综合性新闻人才,同时在内部形成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确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定期培训采编工作人员,创新工作人员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3、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答 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报道的要求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保持冷静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3)抗震救灾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①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②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③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