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15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时,需要折算系数乘以氮含量。不同种类的食物折算系数是相同的,均为6.25。()
答 案:错
解 析:一般来讲,食物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然后根据蛋白质的来源和性质乘以相应的折算系数。对于大多数动物性食物(如鸡蛋、肉类)折算系数为6.25,谷类食物、豆类食物、坚果等则折算系数相对较低,全小麦粉为5.83、大米为5.95、大豆为5.71、乳制品为5.38、坚果为5.46。不同种类的食物折算系数是不相同,一般为6.25。
2、锌的膳食摄入量低和摄入锌的生物利用率低,生理需要量增加是继发性因素。()
答 案:错
解 析:锌的膳食摄入量低和摄入锌的生物利用率低,生理需要量增加是原发性因素。
3、氨基酸评分法在考虑到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基础上,对食物蛋白质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答 案:错
解 析:氨基酸评分方法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4、同营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不同,食物GI的测定在是大量人体试食试验的基础上完成的。()
答 案:对
解 析:同其他营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不同,食物GI的测定是在大量人体试食试验基础上完成的,因此GI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状况。
单选题
1、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制定AI值平均摄入奶量可定在每日0.5~0.7L范围
- B:婴儿平均摄入奶量一般为每日0.78L
- C:0~6个月婴儿营养AI的制定是计算其从母乳中获得的营养素量
- D:以上都不对
答 案:C
解 析:暂无
2、多食蔬菜水果可以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危险,增加摄人( )可以降低食管癌、胃癌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癌的发病危险。
- A:多酚化合物
- B:番茄红素
- C:胡萝卜素
- D:萜类化合物
答 案:A
3、所用的膳食调查方法中,最准确并常用做金标准的方法是()。
- A:连续3天24h回顾法
- B:食物频率法
- C:称重法
- D:24h回顾结合称重法
答 案:C
解 析:在所用的膳食调查方法中,最准确并常用做金标准的方法是称重法。
4、人体维生素B2缺乏的特异诊断的方法是()。
- A: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测定
- B:尿核黄素测定
- C:红细胞核黄素测定
- D:核黄素负荷实验
答 案:A
解 析: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时,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AC)活力增高,补充维生素B2以后即下降,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B2缺乏的特异诊断方法。
多选题
1、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
- A:所含蛋白质的种类
- B:所含氨基酸的种类
- C:所含蛋白质的数量
- D:所含氨基酸的数量
- E:其所在的食物种类
答 案:BD
2、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规定的强制标示内容有()。
- A: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B:食品名称
- C: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 D:净含量
- E:产品标准号和质量等级
答 案:ABCDE
3、阻碍维生素A;吸收的因素包括()。
- A:脂肪酸
- B:植酸
- C:碱性药物
- D:草酸
- E:矿物质
答 案:ABCD
4、幼儿园食谱的编制应该()。
- A: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确定其营养需要目标
- B:按周编制食谱,一周食谱应不重复
- C:每周的食谱应在上一周周末向儿童家长公布
- D:确定膳食制度,以三餐二点制为宜
- E:肉类每餐要达到50%
答 案:ABCD
简答题
1、一张调查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一般要做预调查、检查和分析,请叙述在检查和分析时主要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 案:(1)回收率。如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较低,比如在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设计有较大问题:但问卷回收率较高,也不能说明问卷没有问题。(2)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回收的废卷越多,说明填答完整的越少,这也就意味着问卷初稿中的问题越多。(3)填写错误。填写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误解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等原因所致。
(4)填答不全。填答不全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作回答;二是从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对于前一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改进;对于后一种情况,则要仔细检查造成中断的那部分问题,分析出回答者“卡壳”的原因。
2、撰写科普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哪些?
答 案:医学科普文章,传播的是思想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故科普作品应该具有五项基本要求,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实用性。因艺术性可以涵盖通俗性与实用性,故科普作品的五性又可简化为三项基本要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1)科学性。在任何一篇健康科普文章中,科学性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它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也是医学科普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当面对受众时要讲的内容达到真实、准确、成熟、全面和先进,就可以说是具有科学性了。①真实。作品中的每一个材料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掺假,也不能半真半假,更不能是假的。不能凭空捏造,要尊重事实。不要把道听途说的事,不加分析地作为医学科普作品的题材。
②成熟。成熟是指理论上要成熟、站得住脚,技术上要过关,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得到专家和社会的公认。还在探索、研究阶段,没有结论的题材,可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但绝不能拿来作为科普题材。
③准确。a.概念要准。实验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抽样方法等也要如此,得出来的结果要实事求是,不能滥用率的概念。b.数据要准。这方面不准确产生的后果将更严重。例如,乘晕宁是用来防治晕车、晕船的药物,常用量是每次50mg,每4h服1次。如果数据不准确,把50写成5,那么就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如果把50写成500,则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呕吐、眩晕,甚至昏迷。c.事实要准。有些作者在创作时不注意弄清准确的事实,凭想象估计个大概,往往会产生误导。d.语言要准。使用准确的语言,除应有文学语言修养外,还应注意专业术语。特别是在把较难懂的医学术语改写为通俗的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滥造词语,更不能想当然地信手捡一词来替代。不能简化的词语不要硬性简化。
④全面。指科普作品内容应完整、系统,不能片面。⑤先进。题材一定要新,不能是陈旧的、过时的、落后的、淘汰的东西。
(2)思想性。医学科普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任何作品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医学科普作品更是这样。医学科普作品是作用于人的,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的信息,对读者的生活、经验、思维等起着影响、引导、干预等作用,具有十分明确的思想性。
①看作品反映的是迷信还是科学。
②看作品能否体现为读者健康需要服务。
③看作品是否体现为社会发展服务。
④要有积极向上的形式。
⑤要适合读者对象阅读。
(3)艺术性。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语言宝库,医学科普工作者要善于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民间艺术学习借鉴,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并为科学普及工作服务,使医学普及工作真正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①通俗性。是指作品让群众看后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能弄懂,这就是医学科普作品通俗性的含义,也就是说能使一般群众很容易接受。a.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b.注意写作方法。c.尽量避免使用术语。d.化抽象为具体。
②实用性。a.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讲清讲透。b.多样性。医学科普作品选题还应具有多样性,才能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c.细节入手。
③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作品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读者读得有兴趣。医学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的内容、形式符合读者的需要、兴趣等审美情趣,作品有较好的文采,体现出较好的创作技巧。作品的构思、结构、语言以及材料的选取、剪裁等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3、成人体内每天约有________的蛋白质被更新。
答 案:2%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