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5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刘姥姥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答 案:错
解 析:刘姥姥是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
2、“处所”和“惩处”两个词语中“处”的读音相同。()
答 案:错
解 析:处所[拼音][chùsuǒ]惩处[拼音][chéngchǔ]“处”的读音不同。
单选题
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A:岑参
- B:白居易
- C:韩愈
- D:李白
答 案:C
解 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柳宗元和韩愈,他们主张在文体、文风、文字上完全摆脱骈体,追奉”古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借代的一项是()
-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答 案:C
解 析:C项是比喻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A选项中“寄言纨绔与膏粱”中的“纨绔”本意是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而“膏粱”本意是精美的饭菜,后泛指名门望族,即:纨绔与膏梁是借代穿着华丽的富家子弟。B选项中的“杜康”以人名借代酒。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D选项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在这两句诗句当中,诗人借“丝竹”来指代”音乐”,这种具象化的表达让诗句更加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多选题
1、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
- A:孟子
- B:老子
- C:韩非子
- D:荀子
答 案:AD
解 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为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象,可是他仍然没有能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
- A: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
- B:指人类从不同的空间角度发现和描述的许多不同的世界
- C:指被改造了的,呈现崭新姿态的世界
- D: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
- E: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
- F:幻想中可能出现的理想世界
答 案:ADE
解 析:根据前文“发现并描述”可知,“不同的世界”是“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根据“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可知“新的世界”是“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可能的世界”是“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
主观题
1、第①段中,作者看到的古庙是什么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答 案:“这座世纪前的古庙,现今只有石头的庙基和两三排光秃秃的多里克石柱了。石柱上深深的沟槽快要被时光磨平。还有一些断柱和建筑构件的碎块,分散在这崖顶的平台上。”说明了希腊人保护历史遗迹的方式。
2、写一段话,用上“窗子”*绿色”这两个词语,要求有意境、有情节、有哲理。(不超过60个字)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小云看着窗子外面那棵刚发芽的老梧桐,浅绿色渐染了乍暖还寒的初春。再看看自己渐好的身体,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不是树叶的绿色,那是生命的绿色。
解 析:[解析] [关键点提示] “窗子”可以透进阳光,象征着光明;“绿色”象征着生命、希望。据此分析,可结合某人的某件事及其从绿色中得到的启示来写。
填空题
1、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 案:东风无力百花残
2、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举酒属客
答 案:属一嘱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