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护理类》5月4日专为备考2025年护理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膝关节由股骨下端、髌骨和胫、腓骨上端构成。()
答 案:错
2、入院护理单一般要求在入院后6h内完成。()
答 案:错
单选题
1、在下列患者中,护士在书写交班报告时首先应写()
- A:4床,患者甲,上午10时转呼吸科
- B:41床,患者戊,医嘱特级护理
- C:18床,患者乙,上午9时入院
- D:21床,患者丙,上午8时手术
- E:25床,患者丁,下午行胸腔穿刺术
答 案:A
2、眼球的折光系统不包括()
- A:睫状体
- B:角膜
- C:房水
- D:晶状体
- E:玻璃体
答 案:C
主观题
1、发热
答 案: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辐射散热
答 案:辐射散热:机体的热量以热射线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
填空题
1、正常人安静时肺通气/血流比值约为(),此时肺换气效率最(),若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均可导致肺换气效率()。
答 案:0.84、高、降低
2、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月经周期可分为 、 和 期。
答 案: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解 析: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月经周期可以分为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三期。
简答题
1、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答 案: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肌肉活动: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肌肉活动。肌肉活动的强度越大,耗氧量越多,产热量越多。 (2)环境温度:安静时,环境温度20~30℃时,能量代谢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或环境温度高于30℃时,均可使能量代谢率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体摄入食物后,其产热量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种由于摄入食物引起机体额外增加产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效应从进食1h 左右开始,延续7~8 h。进食蛋白质食物可额外增加产热30%,糖和脂肪可增加4%~6%,混合性食物可增加10%。 (4)精神活动: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如激动、愤怒、恐惧、焦虑时,能量代谢增高。
解 析: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肌肉活动的强度越大,产热量越多。环境温度20~30℃ 时,能量代谢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因寒冷刺激会反射性引起肌紧张增强、寒战,使能量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因体内生化反应加速,也可使能量代谢率增加。摄入食物引起机体额外增加产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效应从进食1 h左右开始,延续7~8h。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能量代谢增高。
2、常用的触诊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部位的检查?
答 案:常见的触诊有以下几种: (1)浅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浅表动静脉、阴囊和精索的检查。腹部浅部触诊一般不应引起病人痛苦和肌肉紧张,以有利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肿大脏器等。 (2)深部触诊法:主要用于检查腹内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②双手触诊法:此法多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③深压触诊法:用以探测腹腔深处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 ④冲击触诊法:又称为浮沉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腔积液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解 析:本题考查触诊的方法,考生注意区别四种深部触诊法适用的范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