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5月04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5月04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5/0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4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怀念的对象是()。  

  • A:父亲
  • B:朋友
  • C:妻子
  • D:弟弟

答 案:D

2、“曲”这种艺术形式兴盛于()。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元代

答 案:D

解 析:“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盛的又一文学样式,鼎盛在元代。元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形式体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都是著名的元曲大家。

主观题

1、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是什么?

答 案: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作者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一是采用对话的方式,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通过郑庄公的几句话:“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暱,厚将崩”,就提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姑息养奸,狠毒阴险。共叔段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衬托了庄公的胸有城府。而子封的急躁耿直、为国事忧虑则烘托出郑庄公的老奸巨猾。

2、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谈为太史公”的主语是谁?他和《太史公自序》的作者是什么关系?  

答 案:司马谈。司马谈是《太史公自序》一文的作者司马迁的父亲。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今社会充满竞争,竞争中更需要合作。合作是生存的必需,合作是发展的土壤,和谐的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合作的精神,应体现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写听说的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看法。不少于800字。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合作”。文章可从合作的重要性说起,竞争与合作是密切联系的两个主题,要正确认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合作。注意可引用名人事例或者名言、俗语等作为论据,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1.古代日本的老渔民发现如果将几条生性活泼的沙丁鱼放入一群被打捞的懒惰的鲇鱼当中,由于好动的沙丁鱼在鲇鱼中乱窜,给鲇鱼带来一中危机感,它们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窒息而亡。这便是有名的“鲇鱼效应”。
2.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志,共同起草文件。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也是他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3.一根筷子很轻易就被折断,一把筷子合在一起便很难被折断。
【名人名言】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3.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
4.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2、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有志者,事竟成”说的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已经是一个论点,写作时要紧扣题目。可以分析“志”能使“事”成的原因,或者引用无“志”情形进行反面论证;还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什么样的“志”能更有效地使事“成”——树立崇高的志向,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志向,有志向要坚持付出努力。【经典事例】
1.张海迪、贝多芬、爱迪生、罗斯福等名人故事(这些例子可用于很多主题)。
2.有一天,巴斯德注视着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发酵,是由于化学变化呢,还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呢?当时还没有能解答这个问题。巴斯德立志研究酸乳发酵。他整天整日地,在一间闷热的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究。脸上被油烟熏黑了,衣服也布满污垢。时而呆立不动,时而狂奔疾走。有人说:巴斯德得了精神病。不知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巴斯德终于成功了!他科学地证明了:酸牛奶的发酸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写成了著名的《乳酸发酵》一书。在微生物发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且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他在讲到他成功的奥秘时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名人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东坡

简答题

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答 案:选取“背影”为角度。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记叙了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尤其以父亲送行时的背影为描写内容,侧重表现了真挚动人的父子深情。

2、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1)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2)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
(3)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答 案:(1)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2)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对方并不需要的圣诞礼物。(3)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吉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
(4)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