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30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 案:对
2、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3、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答 案:错
解 析:在执法活动中要注重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4、共有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和财产所有权。
答 案:对
5、基层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所在地党政领导下达的参加殡葬改革中“起尸火化”联合执法活动的指令,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答 案:错
6、某县公安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刘某的罚款。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该县公安局承担。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刘某及时缴纳罚款是法律要求其承担的义务,刘某不缴纳导致强制执行的,费用理所当然由刘某承担。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7、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决定行政拘留,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许可。()
答 案:对
8、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扰乱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交通秩序和选举秩序。
答 案:对
单选题
1、办理治安案件,适用()原则。
- A:属人管辖
- B:属地管辖
- C:属人管辖和属地管辖
答 案:B
2、某蔬菜食品公司因销售假酒,被相关部门处以罚款5000元、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相关部门的上述处罚()。
- A:是错误的,只能实施停业整顿的处罚
- B: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5000元的处罚
- C:是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 D:是错误的,只能在停业整顿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可见,一事不再罚的范围是有限的,仅仅限制的是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所以该题选C。
3、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A:精神正常
- B:精神不稳定
- C:发病
- D:任何时候
答 案:A
4、曾被单位()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 A:辞退
- B:撤职
- C:开除党籍
- D:开除公职
答 案:D
5、 关于行政处罚的实施,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 A: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实施
- B: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 C: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施
- D:选择处罚由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答 案:B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5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6、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与某军事部门有业务往来。一日,甲到该部门洽谈工作,乘有关人员临时离开将一部照相机窃走。该照相机中有涉及军事机密的照片。关于本案,负责立案侦查的是下列哪一机关?( )
- A: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国家安全机关
- D:军队保卫部门
答 案: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08条第1款规定:“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7、某监狱的监管人员胡某指使被监管人李某殴打、虐待同监室的被监管人马某,并导致马某重伤,胡某构成()。
- A:虐待被监管人员罪
- B:故意伤害罪
- C:滥用职权罪
- D:虐待被监管人员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答 案:B
解 析:
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 A:六个月
- B:九个月
- C:一年
- D:二年
答 案:A
多选题
1、医生甲在给病人开药时,一时疏忽开错药,护士乙在用药时不小心用量过大致病人死亡,则二者()。
- A:不构成共同犯罪
- B:构成共同犯罪
-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D:均构成医疗事故罪
答 案:AD
解 析:《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概念】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本题中,医生甲是“一时疏忽”,护士乙是“不小心用量过大”,两人并没有经过密谋,所以不构成共同犯罪,D项正确、B项错误。两人虽然都属于过失犯罪,但是罪名却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而是医疗事故罪,因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一般规定,《刑法》第335条规定的医疗事故罪属于特殊规定。按照《刑法》“特殊优于一般”的原则,应按特殊罪名来认定。根据《刑法》规定,医疗事故罪,即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下列属于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是()。
- A:基于共同故意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人
- B: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人
- C:胁迫他人述反治安管理的人
- D:诱骗他人证反治安管理的人
答 案:ABCD
3、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 B:在行政复议过程中,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
- C:不得阻挠或者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
- D:认为行政复议决定正确的,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行政复议决定有异议的,向行政复议机关或行政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申诉,行政复议决定暂缓履行
答 案:ABC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3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故A项正确。第24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故B项正确。第36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提出书面答复或者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或者阻挠、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进行报复陷害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C项正确。第32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同时,第31条第3款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4、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情形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 B:全部退赃、退赔的
- C:主动投案的
- D: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答 案:ABCD
5、在证据的综合审查与运用中,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运用间接证据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情形有()。
- A:每个间接证据都必须是客观的
- B:每个间接证据同案情之间都必须有某种客观联系
- C: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
- D:对间接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唯一的
- E:间接证据中至少要有一个是物证
答 案:ABCD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5条规定:“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一)证据已经查证属实;(二)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三)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四)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五)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6、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是()
- A: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 B: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
- C: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亲属
- D: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清的律師
答 案:ABD
7、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包括()。
- A:没收违法所得
- B:行政拘留
- C:吊销营业执照
- D:罚款
答 案:B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11条第1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B项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故B项、C项应选。第28条第1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8、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 C: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之前,必须先予以警告
- D:未满13周岁的小东正在进行持枪抢劫,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予以制止
答 案:ABC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1)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2)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D项小东“未满13周岁”,按规定属于“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不得使用武器”的对象。但是,此时小东正在持枪抢劫,属于“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的情形。因此,不能予以特殊保护,人民警察可以对小东使用武器制服,以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
主观题
1、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3、单位里有一位你十分敬重的老同志,有一次在你面前说单位里其他同事坏话,让你留个心眼,你会怎么做?
答 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如何,老同志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我应该表示感谢。但是,对于他所说的一些情况,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工作,团结同志,与同志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对任何人持有偏见,也不仅仅计较,而是要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老同志为单位做出了很多年的贡献,是我的前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向他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工作,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把工作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同志信任,老百姓满意的公务员。
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5、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
6、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