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生物》4月30日专为备考2025年生物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中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 A:空间结构
- B:氨基酸种类
- C:氨基酸数目
- D: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 案:A
2、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
- B:50%、50%
- C:90%、10%
- D:80%、20%
答 案:D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基因剂量补偿效应的有()(多选)。
- A:雄性果蝇X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量加倍
- B: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比二倍体的几乎增加一倍
- C:雌性秀丽隐杆线虫每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量减半
答 案:AC
2、以下属于脐带血中有功能造血干细胞的特点的是()(填字母)。
- A: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分裂能力
- B:细胞呼吸相关酶的含量增加
- C:细胞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增强
- D:增加单位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文中信息可知A、B、C均正确,NOV发挥作用后,造血干细胞总量几乎不变,D错误。
主观题
1、近年来,对番茄果色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研究者以某纯系红果番茄和绿果番茄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出现不同相对性状的现象叫作()。统计F2中红果、棕果、黄果、绿果的数量,比例接近9:3:3:1,推测本实验所研究的果色性状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定律。
(2)若要验证上述推测,可将F1与绿果番茄杂交,此杂交方式称为(),预期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在F2的红果番茄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应为()。
答 案:(1)性状分离;两;自由组合 (2)测交;红果:棕果:黄果:绿果=1:1:1:1;8/9
解 析:(1)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F1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F2中红果、棕果、黄果、绿果的比例为9:3:3:1,所以果色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遗传图解分析问题。依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红果A_B_:棕果aaB_:黄果A_bb:绿果aabb=9:3:3:1,F1与绿果番茄隐性纯合子杂交,此杂交方式称为测交。测交后代红果:棕果:黄果:绿果=1:1:1:1。 在F2的红果番茄9/16A_B_中,除1/16AAB为纯合子外,红果杂合子占F2的比例为8/16,红果杂合子占F2红果番茄的比例为8/9。
2、永定河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以下是河水中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判断依据是该生物没有以()为界限的细胞核。
(2)这几种生物共有的结构是()(至少写两个),这反映了细胞的()。
(3)永定河中的所有鲫鱼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永定河地区的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答 案:(1)大肠杆菌;核膜 (2)细胞膜、细胞质等;统一性 (3)种群;生态系统
解 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大肠杆菌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是原核生物。(2)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统一性。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3)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所有鲫鱼属于种群层次;永定河地区的生物和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
填空题
1、高温强光会严重影响草莓幼苗的生长和发育。科研人员探究壳聚糖如何缓解高温强光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1)草莓的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薄膜上,其捕获的光能可转化为有机物中的()
(2)在自然条件和高温强光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草莓,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高温强光使草莓的叶绿素含量(),喷施壳聚糖后得到缓解,其中喷施 ()mg·kg-1壳聚糖缓解效果更好。
(3)研究发现,壳聚糖处理后草莓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增加,促进()进入叶肉细胞参与光合作用。
(4)综合上述研究,壳聚糖能有效缓解高温强光对草莓产量的影响,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反应;另一方面()从而促进有机物的合成。
答 案:(1)类囊体 化学能 (2)下降 100 (3)CO2 (4)通过提高叶片内的 CO2含量增强暗反应
2、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福橘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
(1)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
(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
①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右图所示。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期和后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②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
(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细胞()。因此,若要保留更多的变异类型,还需进一步探索适当的方法。
答 案:(1)全能 分化 (2)①中 姐妹染色单体②纺锤丝 (3)凋亡
简答题
1、阅读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当iPSC"遇到"CRISPR/Cas9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科学家分别于2012年和2020年获得诺贝尔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iPSC“遇到”CRISPR/Cas9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呢? 1958年,科学家利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出胡萝卜植株,此项工作完美地诠释了“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依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然而,对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而言,类似过程却不那么容易。 2006年,科学家将细胞干性基因转入小鼠体细胞,诱导其成为多能干细胞,即iPSC。该技术突破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难以实现重新分裂、分化的瓶颈,为进一步定向诱导奠定了基础,也为那些依赖于胚胎干细胞而进行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这种技术需通过病毒介导,且转入的细胞干性基因可能使iPS细胞癌变。 直到2012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源自细菌的CRISPR/Cas9系统可作为基因编辑的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例如,研究者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iPS细胞,再利用CRISPR/Cas9对该细胞的β-珠蛋白基因进行矫正,并诱导该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然后再移植到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小鼠体内,发现该小鼠能够正常表达β-珠蛋白。 两大技术的“联手”,将在疾病治疗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由于细胞干性基因的转入,使体细胞恢复了()的能力,成为iPS细胞,进而可以定向诱导成多种体细胞。诱导成的多种体细胞具有()(填“相同”或“不同”)的遗传信息。 (2)iPS细胞诱导产生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过程中,β-珠蛋白基因可以通过()和()过程形成β-珠蛋白。 (3)结合文中信息,概述iPSC和CRISPR/Cas9技术“联手”用于疾病治疗的优势:()
答 案:(1)分裂、分化 相同 (2)转录 翻译 (3)CRISPR/Cas9技术可解决利用iPSC治疗过程中致病基因需要矫正的问题;CRISPR/Cas9技术可解决利用iPSC 治疗过程中的细胞癌变问题;iPSC使CRISPR/Cas9技术在疾病 的治疗方面应用范围更广
2、学习下列材料,回答(1)~(3)题。
mRNA技术带来新一轮疗法革命
蛋白替代疗法一般用于治疗与特定蛋白质功能丧失相关的单基因疾病。由于酶缺失或缺陷引起的疾病可以用外源供应的酶进行治疗。例如,分别使用凝血因子VⅢ、凝血因子IX治疗A型、B型血友病。然而,一些蛋白质的体外合成非常困难,限制了这种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基于mRNA技术的疗法,是将体外获得的mRNA递送到人体的特定细胞中,让其合成原本缺乏的蛋白质,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把mRNA从细胞外递送进细胞内,需借助递送系统。递送系统能保护mRNA分子,使其在血液中不被降解。纳米脂质体是目前已实现临床应用的递送系统,可以保证mRNA顺利接触靶细胞,再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研发mRNA药物遇到一个难题:外源mRNA进入细胞后会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炎症。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成功对mRNA进行化学修饰,将组成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如图甲所示),修饰过的mRNA进入细胞后能有效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大大降低了炎症反应,蛋白合成量显著增加。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理论上,蛋白质均能以mRNA为模板合成。因此有人认为mRNA是解锁各类疾病的“万能钥匙”,可以探索利用mRNA技术治疗蛋白质异常的疾病,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1)推测用于递送mRNA的纳米脂质体中的“脂质”主要指()
(2)尿苷由一分子尿嘧啶和一分子核糖组成,一分子尿苷再与一分子()组合,构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将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其碱基排列顺序()(填“改变”或“未改变”)。mRNA进入细胞质后,会指导合成具有一定()顺序的蛋白质。
(3)文中提到,mRNA是解锁各类疾病的“万能钥匙”。图乙为用mRNA技术治疗疾病的思路,请补充I、Ⅱ处相应的内容。I.();Ⅱ().
答 案:(1)磷脂 (2)磷酸 未改变 氨基酸 (3)基因 mRNA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