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保育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4月10日专为备考2025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儿童三轮车属于幼儿园室外活动的小型设备材料。( )
答 案:错
解 析:儿童三轮车属于幼儿园室外活动大中型设备材料。
2、婴幼儿正确的读写姿势要求端坐于桌前,身体离桌子一拳远,眼睛离书本一尺远,书写时,一只手握在离笔端半寸左右的距离上,另一只手自然地扶着书本。( )
答 案:对
3、水、泥、沙、石等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在安全和卫生上不容易控制,所以不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常见的玩具和材料。
答 案:错
解 析:婴幼儿喜欢用沙、鹅卵石和原木来建造雕塑、土丘、隧道、斜坡等,所以户外的地质要尽量包括沙地、水泥池、石地、塑料池和草地五类。
4、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评价所最要的就是安全性。
答 案:对
单选题
1、婴幼儿好动不好静,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 )。
- A:大脑皮层不易兴奋和抑制
- B:大脑皮层易抑制
- C:大脑皮层易兴奋
- D:大脑皮层既容易兴奋又容易抑制
答 案:C
2、婴幼儿( )的喝水习惯是正确的。
- A:慢喝水
- B:极度口渴时暴饮
- C:快喝水
- D:根据每天的饮水量喝水
答 案:A
解 析:如果喝水太快太急,会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3、晨检中摸腮部是为了了解婴幼儿是否( )。
- A:出疹
- B:发烧
- C:淋巴结肿大
- D:腮腺炎
答 案:D
解 析:一般情况下,晨检中通过摸婴幼儿腮部可以检查婴幼儿是否患有腮腺炎。腮腺炎主要表现以腮部的肿胀为主,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扩展,可以表现为单侧,也可以表现为双侧。局部一般有明显的压痛以及硬结感。如果是化脓性的腮腺炎,会在腮腺的开口处出现脓液。孩子可以表现为乏力,精神不振、发热等全身性症状。 一旦孩子患有腮腺炎,应采取隔离,并立即去医院隔离治疗。患病期间要督促孩子多喝热水多注意休息,直到腮腺炎慢慢变好。在卫生清洁方面,父母应该保证孩子的口腔卫生,多漱口,屋内要保持通风和空气湿润。
4、下列几中食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 )。
- A:大米
- B:牛奶
- C:猪肝
- D:西红柿
答 案:C
多选题
1、合理的进餐过程要求一般包括( )。
- A:进餐时要将饭吃干净
- B:教育婴幼儿进餐时要喝汤
- C:控制适当的进餐速度
- D:教育婴幼儿进餐时不谈笑打闹
- E:不强迫幼儿进食
答 案:CDE
2、要保证食物中的含有最高营养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 )。
- A:要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保留最高的营养成分
- B:要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
- C:要除去有毒有害物质
- D:要使食物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 E:有利于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答 案:ABCDE
解 析:要保证食物中含有最高的营养素,在食品加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营养素的缺失,保留最高的营养成分。
如淘米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大量维生素B损失的同时,也会损失部分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蔬菜应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否则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c,烹调过程中可加入适量的醋不但能减少维生素的缺失,还能帮助肉类及骨中钙的溶解和吸收。
(2)要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或去除有害物质
如烹调食物中不宜用烘烤烟熏的方式,豆浆应充分煮沸后方可使用,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避免用铁锅煮酸性食物,否则会引起中毒症状。
(3)使食物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能增进食欲,促进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但要引起婴幼儿的食欲,还要求碎,细,软,嫩,有利于婴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3、以下对眼睛有危害的是( )。
- A:随身携带的手绢可以当玩具玩
- B:不用手揉眼
- C:用手揉眼
- D:幼儿园里每位幼儿的毛巾应分开悬挂
- E:毛巾每天消毒一次
答 案:AC
4、导致学前教育机构伤害事故的制度问题主要有( )。
- A:没有制度
- B:制度的制定不完善
- C:制度的执行不严格
- D:没有认真落实制度
- E: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制
答 案:BCD
主观题
1、指导幼儿用筷子进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案:(1)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2)允许幼儿的不规范动作。允许孩子用勺子。注意加强他们手部训练,逐渐教会其学会并喜欢使用筷子。
(3)在游戏活动中加强使用筷子的训练,用筷子夹豆子等。
2、如何进行组织婴幼儿室内教育活动准备工作?
答 案:(1)了解每周的周教育目标及每日教育活动的目标。(2)根据活动的不同要求,与教师和儿童共同安排、布置活动的场地。
(3)做好玩教具等活动必需品的准备工作。
(4)根据活动需要和教师的要求摆放玩教具及相关物料。
(5)与教师共同做好活动教室的其他准备。
3、()的进行贯穿于儿童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的人,都客观上承担着教育的责任。
答 案:家庭教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