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7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 A:稳定欧洲大部分国家现存制度
-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 C:对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
- 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马歇尔计划本质特征的认识。从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上可以清楚,它的确有帮助战后凋敝的欧洲复兴经济和对日益对立的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渗透的意图;但这些还都是该计划要达到的一般目的,其更深一层目的是要通过经济援助,稳定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现存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在美国看来,这一制度现在已经受到战争重创、经济破坏和苏联势力“扩张”的多重威胁。而这一制度的稳定则直接关系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关系到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命运。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的正确项是A;C、D两项也是马歇尔计划考虑的内容但不是“根本目的”;B项也与这一计划有一定联系,但它更多地被认为是同时期“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
2、关于图3-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以北为黄土地,以南为黑土地
- B:山脉以北为内蒙古高原,以南为鄂尔多斯高原
- C:山脉以北为准噶尔盆地,以南为塔里木盆地
- D:山脉以北为黄土高原,以南为汉水谷地
答 案:D
解 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大势,题目以经纬网和山脉走向作为切入点,借以强调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常是划分地形区的界线这一知识点。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该山脉为我国中部的秦岭。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以南为汉水谷地,故答案选D。
3、据图5-4分析,辽中南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科技力量雄厚③交通便利 ④水源丰富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该工业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当地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便利,科技力量略逊于其他工业区,当地的能源和水源供应也不足,因此B选项正确。
4、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 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
- C:与美、日分庭抗礼
- D:摆脱美国的控制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5、美国内战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 A:北方经济的发展
- B:关税问题
- C:原料问题
- D: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爆发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因为南方奴隶制度的存在,使得北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自由劳动力、原料、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阻碍。因此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南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这也是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主观题
1、中国同盟会是何时、何地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何意义?它的政治纲领是什么?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答 案:(1)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2)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它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
(1)著名的石油生产国:A__________;D__________;C__________。 (2)著名的蔗糖生产国:D__________;E__________。
(3)F__________海;G__________运河。
(4)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输出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答 案:(1)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 (2)古巴、巴西 (3)加勒比 、 巴拿马 (4)现代化、地区生产专业化、农产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图上进行国家定位。根据图形轮廓,A是美国,B是墨西哥,C是委内瑞拉,D是古巴,E是巴西。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意的农业区(M)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L湖为该省级行政区最大的淡水湖。
(1)简析M地成为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R河流图示河段的流向与主要补给水源。
(3)简述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答 案:(1)(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接近水源区,水源较充足。(2)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湖泊水。(3)环境问题:人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泊水质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
4、读图3.9.2,填写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为: A______山峰;B______河流;C______海港;D______城市;E______岛屿;F______岛屿。
(2)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人口和城市______,交通______。
答 案:(1)玉山;浊水溪;高雄;厦门;澎湖列岛;钓鱼岛 (2)西部平原;平坦;集中;便利
5、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1)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两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出美国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3)针对材料四,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响是什么?
答 案:(1)冷战政策。 (2)政治方面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经济方面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方面是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签订《华沙条约》,并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建立,美、苏形成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