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06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4月06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4/0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4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就会启发显著的生理变化”中的“生理变化”指的是()。  

  • A:植物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以实现遗传性状。
  • B:植物为了生存,适应环境的变化与胁迫。
  • C:植物的敏感部位发出的信使在体内传递。
  • D:植物的某些部位接受刺激发生的反应效应。

答 案:D

2、下列文中的语句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T细胞作为外来细胞的连环杀手,其存在和作用已经非常明确。
  • B: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启动免疫反应需要不止一把钥匙。
  • C:随着激活T细胞所需的第二个信号的发现,人们开始真正破解免疫的秘密。
  • D:如果说CTLA-4是把门撬开了一道缝隙,那PD-1则是炸开了大门。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A项把“T细胞”比喻为“外来细胞的连环杀手”,B项把免疫系统启动机制比作“钥匙”,D项把“CTLA-4”和“PD-1”的发现分别比作“把门撬开了一道缝隙”和“炸开了大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答 案:C

主观题

1、正确理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回答问题。 1.标出此句的音节。
2.这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 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以“一江春水”喻“愁”。显现出愁思就像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像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2、作者认为王義之书法艺术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

答 案: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这首词写景叙事层次分明,而且善于将历史与现实、景物与人物、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回答以下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说“千古风流人物”被“浪淘尽”,是基于一种什么联想?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是一种什么语气?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赤壁的景色的?

答 案:1.作者将历史也想象成一条长河,用东去的长江水来计量时间,把人事变迁与水的流逝联系起来,在叙事上,完成了由现实景物到历史人物的转变。 2.“人道是”是一种不确定的猜测语气,表明了作者不太深究历史的真实,借事兴感的情怀。 3.“乱石穿空”是从形的方面写景;“惊涛拍岸”是从声的方面写景;“卷起千堆雪”,是从形色两方面写景。

写作题

1、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2、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