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3月30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赔偿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损害时,由公安机关依法承担赔偿的制度。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赔偿制度是国家赔偿制度的组成部分,公安赔偿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损害时,由国家依法承担赔偿的制度。因此,赔偿责任主体不是公安机关,国家才是赔偿的责任主体,而公安机关是赔偿的义务主体。故本题说法错误。
2、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
答 案:对
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应当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答 案:错
4、—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答 案:对
5、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公民物品,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6、经过行政机关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可以采纳()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2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故本题说法错误。考生应当特别注意法律条文中“应当”与“可以”的区别。“可以”说明行政机关仍有自由裁量的空间,而“应当”说明行政机关必须从事该行为,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7、在联合执法中,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行为,以自己的名义依法进行处罚,其他参与联合执法的行政机关加盖公章。()
答 案:错
解 析:联合执法为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各自依据自身的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其可以作出多个处罚决定。公安机关以自己的名义依法进行处罚,其他行政机关不在该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公章。
8、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立法为何要作这样的规定?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通常是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主体,行政机关和原告处于不平等地位,如果允许被告自行取证,很容易造成施压被告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出现。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私权利主体的利益,具有“衡平法”的立法精神。
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答 案:B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一日、居民李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说其住宅附近刚开了一个“黑网吧”。对此报案应作如何处理?()
- A: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及时对该“黑网吧”进行调查处理
- B: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在24小时内移送网监部门处理,并告知李某
- C:受理后进行登记,告知李某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案
- D:直接向李某说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让其向其他部门反映
答 案:C
3、 近日,某检察院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对信某提起公诉,受案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分别判处信某有期徒刑3年和5年。关于对信某执行刑罚的期限,下列正确的是( )。
- A:应在5~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 B:应在3~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 C:应在3~5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 D:应在2~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答 案:A
解 析:《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故本题应在5~8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务院的法规制定权不包括以下哪项权利()。
- A:规定行政措施
- B:制定行政法法规
- C: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
- D:制定法律
答 案: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89条第1项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故国务院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制定法律。
5、下列关于证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不能作为证人
- B:证人没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 C: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 D: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答 案:C
6、某日深夜,甲携带凶器抢劫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甲的行为性质是()
- A: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 D: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答 案:A
解 析:《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题干描述,甲已经进入犯罪实行阶段,发现是熟人后放弃,属于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由于他意志以外的原因放弃,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故选A项。
7、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若该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 A:1
- B:2
- C:3
- D:5
答 案:A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78条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故本题A项正确。
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国家机关有()。
- A:国务院
- B:民政部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 案: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多选题
1、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以外的行政处罚。
- A:限制人身自由
- B:责令停产停业
- C:没收违法所得
- 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答 案:AD
2、法律部门是对现行法的一种分类,其划分的主要标准包括()
- A:调整主体
- B:调整的社会关系
- C:调整方法
- D:调整范围
答 案:BC
解 析: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调整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
3、以下关于贪污、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姓
- B: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単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 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単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各自的犯罪性质定罪
- D: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工作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答 案:AB
4、《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包括()。
- A: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 B:监狱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
- C: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
- D: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5、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 A:生命健康权
- B:姓名权
- C:监护权
- D:名誉权
答 案:ABD
6、 公众活动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 )条件。
- A:违反安全规定
- B: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
- C:发生了安全事故
- D: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但拒不改正的
答 案:AB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9条规定:“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供社会公众活动的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致使该场所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故构成该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须违反安全规定;第二,须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而不要求实际造成安全事故;第三,须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但拒不改正,因此本题A项、B项、D项正确,C项错误。
7、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答 案:AC
解 析:《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8、民警必须同步启动执法记录仪进行录音录像,并保证连续录制,不得间断的情况下()
- A:武装公开巡逻工作期间
- B:到达现场进行控制和 处置期间
- C:当事人不配合民警的执法行为
- D:其他特殊情况需用执 法记录仪取证录音录像的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你和小刘提交了一个项目的方案,领导采用了你的方案,并要你负责,要小刘配合,可是小刘有情绪,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非常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和信任,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2)对于小刘的不满情绪,我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我会找个适当的机会,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小刘沟通,诚心诚意地向小刘说明,方案的执行,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我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真心渴望获得小刘的支持和帮助。
(3)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我会把小刘感兴趣的一块工作,交给小刘去完成,更好地发挥小刘的优势和调动小刘的工作积极性。
(4)当工作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承担困难的大部分,并虚心接受小刘的建议,齐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
(5)当工作顺利完成的时候,我会把小刘的突出表现如实地向领导汇报,决不贪功,更不邀功。
(6)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团结同事,努力创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2、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3、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4、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5、领导派你配合一位老同志,你觉得他方法不妥,怎么办?
答 案:(1)如果我配合老同志一块完成一项工作,我一定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并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尽可能多的工作;在生活上也要给予老同志细心的照顾。
(2)如果我觉得老同事的方法不妥,我会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果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同事的方法欠妥当,我会把我的建议形成书面的资料,并耐心诚恳的和老同事沟通交流,征询老同事的意见,并达成一致。相信在我认真诚恳的工作之后,老同事会改变原来的处理方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尊敬老同事,向老同事学习。
6、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