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核查员》3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碳排放核查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全球变暖潜势是指某一给定物质在一定时间积分范围内与二氧化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 用于评价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能力。
答 案:对
2、额外性是指项目活动所带来的减排量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即该项目在没有CCER支持下,存在着诸如财务效益、融资渠道、技术风险、市场普及以及资源条件等方面的障碍,依靠项目业主的现有条件难以实现。
答 案:对
3、如在抽取的场所或者数据样本中发现不符合,核查机构应考虑不符合的原因、性质以及对最终核查结论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 扩大抽样数量或者将样本覆盖到所有的场所和数据。
答 案:对
4、不确定性是指表征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偏差的参数。 因数据缺乏完整性、 代表性以及核算、 核查过程中产生系统误差、 测量误差、 人为误差等造成。
答 案:对
单选题
1、以下哪种不是 ISO14064 标准所要求的 GHG 量化方法( )
- A: 计算
- B:估算
- C:监测
- D:监测与计算相结合
答 案:B
2、什么情况下不需要重新计算基准年温室气体盘查清册? ( )
- A: 运营边界发生改变
- B: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所有权发生改变
- C:量化方法改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生很大改变
- D:生产产能发生重大变化
答 案:D
3、什么情况下不需要重新计算基准年温室气体盘查清册?()
- A:运营边界发生改变
- B: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所有权发生改变
- C:量化方法改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生很大改变
- D:生产产能发生重大变化
答 案:D
4、核查机构应做好对记录和文件的安全保护工作, 记录和文件可以是电子的或纸质的, 应至少保存()年。
- A:3
- B:4
- C:5
- D:6
答 案:C
解 析:核查机构应做好对记录和文件的安全保护工作。 记录和文件可以是电子的或纸质的, 应至少保存5年。 核查机构应至少保存下列记录和文件:A.核查活动的相关记录表单, 如组织基本信息表、 文件审核表、 抽样计划表、 核查计划表、 核查发现表等;
B.组织温室气体报告;
C.核查报告;
D.核查陈述(如有);
e) 现场核查记录;
f) 对核查的后续跟踪(如适用);
g) 信息交流记录, 如和委托方、 专家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书面沟通副本及重要口头沟通记录, 核查的约定条件和内部控制的实质性弱点;
h) 其它备份文件。
多选题
1、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
-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
- 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
- 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 案:AD
2、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
- A:ISO14064-1
- B:ISO14064-2
- C:ISO14064-3
- 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答 案:AD
3、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
- 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 B:孰料烧结技术
- 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
- D:循环流化床技术
答 案:ACD
4、核算边界包括()。
- 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
- 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
- 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
- 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
答 案:ABCD
主观题
1、能否给出更多产品中的含碳量缺省值,从而方便碳平衡法的计算,比如兰炭,石脑油这种成分复杂的产品碳含量?
答 案:对不常见的燃料品种,最好实测元素碳含量,最不济也应实测低位发热量,然后参考发热量相近燃料品种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来估算含碳量。如兰炭的含碳量可根据实测的低位发热量及焦炭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来估算;石脑油的含碳量可根据实测的低位发热量及其它石油制品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来估算。陆上交通运输企业常见问题及解答
2、国内首家“碳中和” 银行是哪家?
答 案:中国光大银行。
3、碳金融包含了 市场、 机构、 产品和服务等要素, 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灾害管理三重目 标提供了 一个有效的途径, 请简要说一下它的四项主要功能?
答 案:一是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
二是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
三是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
四是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
背景分析:
( 1) 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 碳货币 化程度提高,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的有效手段。
( 2) 项目 融资、 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具有动员 金融资源、 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能力, 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惯性, 使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
( 3) 气候变化增加了 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 不同产业受到的影响和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都要通过金融市场这个载体来转移和分散气候风险。 巨灾债券发挥了 资本市场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 使风险从保险业向资本市场转移。
( 4) 碳交易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在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的同时, 促进减排的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据世界银行估计, 从 2007 年到 2012 年, 清洁发展机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约 40 亿美元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一般会形成 6 倍到 8 倍的投资拉动效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