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3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生态学基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答 案:错
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答 案:对
单选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的影响()。
- A:酸雨
- B:烟雾
- C:温室效应
- D:荒漠化
答 案:C
2、在30个固定监测样地中,共设置150个样方,调查发现共有300株绣线菊,分布于15个样方中,则绣线菊的频度是()。
- A:10%
- B:20%
- C:10
- D:20
答 案:A
解 析: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本题中绣线菊的频度F=15/150×100%=10%。
主观题
1、名词解释:丰富度。
答 案: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年龄结构
答 案: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
填空题
1、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是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年龄结构有 3 种类型,分别是增长型、稳定型和()。
答 案:衰退型
2、在种群的进化与适应过程中,两种最基本的生态对策是r对策和__________。
答 案:K对策
论述题
1、论述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答 案:(1)动物按栖息地划分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 (2)水生动物保持体内水分得失平衡主要是依赖水的渗透作用。(3)陆生动物对水分子的适应:①形态结构上的适应:不论是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还是高等的脊椎动物,它们各自以不同的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湿度,保持生物体的水分平衡。例如,昆虫具有几的丁质体壁,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的黏液,爬行动物具有的很厚的角质层,鸟类具有的羽毛和脂腺,哺乳动物具有的皮脂腺和毛,这些都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②行为适应:沙漠地区夏季昼夜的地表温度相差很大,因此地面和地下的相对蒸发力相差也很大。沙漠动物一般白天躲在洞内,夜里出来活动。
③生理适应:许多动物在干旱的情况下具有生理上的适应特点。例如,骆驼不仅具有储水的胃,驼峰中还储藏有丰富的脂肪,在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分,血液中还有特殊的脂类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2、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答 案: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着生物,生物依赖并改造环境。因此,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严格按照地域分异规律的要求,才能发挥地区优势,取得成效。(4)调控性。生态农业的调控措施主要有四条途径: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②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③改造生态环节;④把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5)建设性。生态农业是一种建设性农业,重视统一性规划,并注意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成果,努力完成发展生产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以利于建设、繁荣经济、美化环境。因此,生态农业能够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起来,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