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3月15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作出的错误决定,应当责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不能直接予以撤销。()
- A:V
- B:X
答 案:错
解 析: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或者变更,也可以指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
2、侦查人员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时,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27条规定,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解除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立即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
3、侦查机关必要时可连续传唤犯罪嫌疑人。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3款规定,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4、在中央集权制警政管理体制中,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答 案:对
解 析:《法国警察法》实施后,资产阶级国家纷纷实行警察行政。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故本题说法正确。
5、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登记。()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故本说法错误。
6、《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3条第5项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五)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7、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前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等。
8、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12小时内进行讯问。()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单选题
1、本案中,哪一项可以直接认定为“赌资”?()。
- A:紫檀手串1个
- B:麻将台上的8500元人民币
- C:查获的金项链4条、手表2块
- D:上述三项中所有钱物
答 案:B
解 析:“赌资”,顾名思义,就是在赌博活动中用作赌注的款物、换取筹码的款物和通过赌博赢取的款物。根据题干四人身上查获的“金项链4条、手表2块、紫檀手串1个”均为未下注的财物,应当认定属于个人合法财产,没有用于赌博,故而不属于赌资。民警“在麻将台上搜获8500元人民币”可直接认定为赌资。
2、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 A:社会性
- B:人民性
- C:约束性
- D:公正性
答 案:B
解 析:阶级性、人民性和表率性,是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
3、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群众的监督具有( )
- A:实质性、普遍性
- B:广泛性、权威性
- C:广泛性、普遍性
- D:随意性、普遍性
答 案:C
解 析:对公安工作的功过是非,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评价。在一切监督力量中,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群众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其他的监督往往要依赖群众的监督。
4、下列有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 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 C: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第十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持刀的孕妇不符合使用武器的情形,不得使用武器。本题答案为D
5、( )是解决警不足的人力资源。
- A:人民群众
- B:各级党委
- C:各级政府
- D:上级公安机关
答 案:A
解 析: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6、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
- A:中国和法国
- B:法国和美国
- C:法国和英国
- D:美国和英国
答 案:C
解 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根据制宪会议的决定,建立了保安官制度;1790年根据《人权宣言》建立了市政警察;1801年拿破仑执政,建立了巴黎警察总局。英国在中世纪就建有治安法官制度,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庇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
7、下列哪些不属于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
- A:主体特定性
- B:行为约束性
- C:义务平等性
- D:决定于国家任用行为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义务主体的特定性、义务平等性和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等三个特点。
8、人民警察被辞退后,和公安机关解除的是()。
- A:劳动合同关系
- B:雇佣关系
- C:任用关系
- D:行政关系
答 案:C
解 析:公安民警被辞退后,丧失警察身份,不再享有警察的各项权力,不再承担警察义务,也不再与公安机关存在任用关系。
多选题
1、对醉酒的人可以使用的约束条件有()。
- A:对本人有危险
- B:在醉酒状态中
- C:对公共安全有威胁
- D:醉酒后沉沉睡去
答 案:AB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本题中,法律之所以对醉酒状态的人予以约束,是为了防止醉酒之人神志不清有危险,不管是对醉酒本人还是他人,或是公共安全,都应该予以约束。D项“沉沉睡去”不会危及本人、他人的安全,可以不进行约束。但是在看护时要注意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堵塞鼻孔、喉咙导致窒息等意外死亡。
2、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
- A: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执行
- B: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工作
- D:实现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的主要方面
答 案:ABC
解 析:D项属于公安工作,不属于公安政治工作。
3、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因为()。
- A: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 B: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有的是隐蔽的,有的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公安机关就要有针对性地将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结合起来
- C:公安机关除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之外,还负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许多管理工作不仅不能秘密进行,还要广泛宣传,实行警务公开
- D: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除了做好秘密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开工作
答 案:BCD
解 析:本题A项属于迷惑项,审题不仔细极容易误选失分!我们分析下题干,“工作对象的……决定了……因为……”可见,本题属于要选择原因,解释为何是这个决定了那个。从选项来看,A项明显不属于原因,不能入选。
4、关于行政复议申请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申请人可以书面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人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
- C: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 D:申请人可以是法人
- E:申请人可以是国家机关
答 案:ABCDE
解 析:A、B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条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D、E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国家机关只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有行政职能,在法律授权以外,国家机关也有可能成为被执法的对象,成为行政相对人,因此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申请人。故本题选ABCDE。
5、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表现在( )
- A:.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 B:.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
- C:.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
- D:.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尤其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一是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二是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三是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四是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6、公安专业工作的易受腐蚀性体现在()。
- A: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手中掌握着执法的权力,如果这些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行使职权的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会滋生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包庇放纵等消极腐败现象
- B:有些人依仗权势,非法干预阻挠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有的还对人民警察进行打击报复,威胁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
- C: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常常用金钱、物质、美女等各种手段腐蚀拉拢公安干警,在公安队伍中寻找他们的代理人或“保护伞”
- D:人民警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
答 案:ACD
解 析:B项“干预……报复……威胁”,这些字眼可以看出属于公安工作危险性的内容。
7、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 A: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B:行使侦查职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C: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的
- D:对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答 案:ABC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8、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刑事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的事项有:
- A: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B: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 C: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 D: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 E: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答 案:ABCDE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故本题选ABCDE。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哪些?
答 案: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二、按规定着装。三、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2、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哪些情形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答 案:一、被害人控告或者证人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3、人民警察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 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 案:解除处分。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行使什么职权?
答 案:当场盘问检查。
5、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遇到什么情况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答 案:一、来不及警告。二、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应当予以什么处罚?
答 案:行政处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