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3月12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政治》

2025年03月12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政治》

2025/03/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政治》3月12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阶级。

答 案:错

解 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如下:(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答 案:对

解 析:(1)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的积极参与是保证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2)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武装斗争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3)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反革命力量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薄弱;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可能;(4)共产党的领导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B:合作社经济
  •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D:国营经济

答 案:B

解 析: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2、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 证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居民身份证法将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 增加的一项信息是()。

  • A:指纹信息
  • B:地址信息
  • C:收入信息
  • D:家庭信息

答 案:A

解 析: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 定》。国家主席第5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修改后的居民身 份证法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了指纹信息,并规定:“公民申请 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多选题

1、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
  • B:民族振兴
  • C:人民幸福
  • D:社会和谐

答 案:ABC

解 析: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决定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有()

  • A:党的性质
  • B:党的政治主张
  • C:党的组织机构
  • D: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答 案:ABD

解 析:党的性质、党的政治主张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

主观题

1、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答 案:正确。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答 案:正确。 (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2)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论述题

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答 案:(1)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2、试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答 案:(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大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愿望。②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
③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