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四级》2月24日专为备考2025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父母双方都是耳聋基因的隐形携带者,其后代每一个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B
- A:100%
- B:75%
- C:50%
- D:25%
- E:20%。
答 案:D
2、T代表
- A:波长
- B:周期
- C:声速
- D:相位
- E:振幅
答 案:B
3、关于老年性听障特点不正确的是:
- A:老年性耳蜗的病变,可发生在毛细胞,也可以发生在螺旋神经节、听觉中枢,所以临床表现不同
- B:大多数是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C:老年性听力损失多发生在外耳和中耳
- D: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内选配助听器效果要好一些。
答 案:C
4、中耳结构()介于外耳的空气媒质和内耳的液体媒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匹配两种传导媒质的阻抗差异,对于避免声波在不同媒质间传递所造成的声能损失起到重要的作用。
- A:耳廓和外耳道
- B:外耳道和鼓膜
- C:鼓膜和听骨链
- D:鼓膜和咽鼓管
- E:咽鼓管和听骨链
答 案:C
5、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形成的什么综合?
- A: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
- B:心理知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
- C:内心信念和行为规范
- D:行为原则和特殊社会手段
- E:经济手段和社会分工
答 案:B
6、看话的助听器满意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音频范围是250-2000赫兹,言语识别率为大于百分之七十
- B:音频范围在250-1000赫兹,言语识别率大于百分之四十四
- C:音频范围是250-3000赫兹,言语识别率大于百分之四十四
- D:音频范围是250-4000赫兹,言语识别率大于百分之八十
答 案:B
7、an属于()
- A:中响复韵母
- B:后响复韵母
- C:前响鼻韵母
- D:舌尖鼻韵母
- E:舌根鼻韵母
答 案:D
8、耳廓无正常形态,可见条索状皮赘,其下有软骨,长伴外耳道完全闭锁和中耳畸形属于( )耳廓发育异常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E:五级
答 案:C
多选题
1、不当掩蔽包括()。
- A:掩蔽不当
- B:掩蔽过度
- C:堵耳效应
- D:不当掩蔽
- E:掩蔽不足
答 案:BE
解 析:不当掩蔽包括掩蔽不足、掩蔽过度
2、5S包括
- A:清洗
- B:清洁
- C:保养
- D:整理
- E:整顿
答 案:BDE
3、以下叙述符合儿童听力障碍病因特点的是()。
- A: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中毒、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 B:在0-6岁听力残疾致残原因中,除原因不明外,遗传因素是第一位的
- C:外伤
- D:耳蜗毛细胞萎缩,耳蜗底膜纤维化
- E:营养毛细胞的血管纹萎缩变性及血流减少
答 案:AB
解 析:儿童听力障碍病因特点: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中毒、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在0-6岁听力残疾致残原因中,除原因不明外,遗传因素是第一位的。
4、耵聍栓塞部位过深刺激鼓膜者发生耳鸣、眩晕。检查时,可见()。
- A:外耳道内有黑色或棕褐色耵聍块
- B:耵聍块坚硬如石
- C:耵聍块质软如蜡
- D:外耳道内有黄色脓肿
- E:外耳道内红色耵聍块
答 案:ABC
解 析:耵聍检塞部位过深刺激鼓膜者发生耳呜、眩晕。检查时,可见外耳道内有黑色或棕褐色耵聍块,质软如蜡,或坚硬如石。
5、根据测量的需要,检波器可分为()。
- A:峰值检波器
- B:平均值检波器
- C:均方根值检波器
- D:低值检波器
- E:高值检波器
答 案:ABC
解 析:根据测量的需要,检波器有峰值检波器、平均值检波器和均方根值检波器之分。
6、最大声输出调试的目的有()。
- A:提高言语可懂度
- B:输出调节
- C:避免声损伤
- D:噪音管理
- E:提高增益
答 案:AC
解 析:最大声输出调试的目的有提高言语可懂度、避免声损伤。
7、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曾报告的新生儿可能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一些危险因子,包括()。
- A:胎儿期病毒或其他非细菌感染
- B:生后严重窒息;体重低于1000g
- C: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高胆红素血症
- D:头颈部畸形;有耳聋的家族史
- E:细菌性脑膜炎、发育迟滞
答 案:ACDE
解 析: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曾报告了新生儿可能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一些危险因子,包括:①胎儿期病毒或其他非细菌感染;②生后严重窒息;③体重低于1500g;④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高胆红素血症;⑤头颈部畸形;⑥有耳聋的家族史:⑦细菌性脑膜炎、发育迟滞等。对于存在可能致聋因素的新生儿,应做听力筛查并随访,以利早期发现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