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答 案:对
2、在申请刑事赔偿时,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或者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书后不服的,必须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才能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第25条第2款规定:“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由法条可知,对复议结果不服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赔偿决定,本题表述漏了一种条件。故本题说法错误。
3、利用公司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吊销营业执照。
答 案:对
4、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人民警察应当当场收缴罚款。
答 案:错
5、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答 案:对
6、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7、协助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只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 也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行为的主体。
答 案:对
8、赵某寻衅滋事将王某打成轻微伤,对此公安机关町以调解处理。
答 案:错
单选题
1、公安机关在作出()以及()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 A:吊销许可证,五百元以上罚款
- B:五天以上行政拘留,二千元以上罚款
- C:十天以上行政拘留,五百元以上罚款
- D:吊销许可证,二千元以上罚款
答 案:D
2、辨认人在辨认对象为人时,辨认对象不得少于人()
- A:4
- B:5
- C:6
- D:7
答 案:D
3、甲、乙共购了一间街面房,经营饮食。甲欲转移其份额。丙知道此事后支付甲5千元,欲购买。甲父知道此事后,也欲购买。乙也欲以5千元购买。依法甲的份额应转让给()。
- A:丙
- B:乙
- C:甲父
- D:丙或乙或甲
答 案:B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 C: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 案:C
解 析:《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5、公民依法行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 A:选举权
- B:被选举权
- C:政治自由
- D:监督权
答 案:D
解 析: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6、非法持有鸦片不满()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A:一百
- B:二百
- C:三百
- D:五百
答 案:B
7、 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 ),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 A:公示
- B:通知
- C:公布
- D:公告
答 案:D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故D项正确。通知一般适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或者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传达范围明确;公示则主要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拟任用情况,用于征求意见;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表,用招贴的方式向公众说明相关事项。而公告则传达范围最广,最为权威,对象不特定,适用于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8、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行政部门因某街道湘菜馆的卫生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对其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这一行为属于( )。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强制措施
- C:行政强制执行
- D:行政监督检查
答 案:A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监督检查的区别。《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题干中的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为,考生最容易排除D项,难点在于A项、B项、C项三个选项的区分,要区分三者,可以从时间顺序上着手,往往是先有行政强制措施,再进行行政处罚,最后必要时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其特点在于惩罚性、终局性。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也就是说,行政主体为了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先行调查取证,并同时进行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行为,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相对于人身、财产权利的临时性约束和处置。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后,当事人有自行履行期限,如果主动履行了相关义务,则不会出现行政强制执行;相反,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义务,则行政主体将实施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本题中某县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不难判断出该行为为行政处罚,因此本题选择A项。
多选题
1、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 B:评价作用
- C:教育作用
- D:感化作用
答 案:ABC
解 析: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本身的作用,即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施对人们行为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及强制作用。
2、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告知被传唤人。
- A:原因
- B:地点
- C:场所
- D:依据
答 案:AD
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在制服抢劫犯的过程中,将其打成轻伤
- 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欲强奸时,行人路过将强奸犯打伤
- 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 D: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
答 案:ABCD
4、讯问违法嫌疑人,应当问明其()等情况。
- A:姓名
- B:户籍所在地
- C:身份证件号码
- D:家庭主要成员
答 案:ABC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条 讯问时,应当问明违法嫌疑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现住址、身份证件号码、工作单位、文化程度等情况。必要时,还应当问明家庭主要成员、是否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处罚以及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收容教养等情况。 违法嫌疑人为外国人的,讯问时还应当问明其国籍、出入境证件种类及号码、签证种类、入境时间、入境事由等有关情况。必要时,还应当问明在华关系人等情况。
5、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告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 A:省
- B:自治区
- C:直辖市
-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 E: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答 案:AB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据此,当存在有关某类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作出具体规定。如果相关法律、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故A项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B项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可以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6、要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年龄,必须掌握()。
- A:按照周岁计算年龄
- B:认真核实年龄
- C:认定年龄应当以实施述反治安管理行为时为准
- D:认定年龄应当以实施述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束时为准
答 案:ABC
7、两名以上的公安民警者装徒步巡逻执勤或外出时,应当做到()。
- A:两人成行
- B:三人成列
- C:威严有序
- D:姻笑打闹
答 案:ABC
8、证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有()。
- A:如実提供证据
- B:有意作伪证
- C:隐匿罪证
- D:误证
答 案:BC
主观题
1、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2、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什么?
答 案:(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4、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答 案:48
5、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6、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答 案: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