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2月1日专为备考2025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人的听觉发育阶段中,持续时间很短,但却是听觉发育重要基础的阶段是()。
- A:听觉辨别
- B:听觉识别
- C:听觉察知
- D:听觉概念
- E:听觉记忆
答 案:C
解 析:听觉察知是人耳对声音的一种生理性反应,也就是通过听觉器官判断声音的有无。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很短,但却是听觉发育的重要基础。
2、下列不属于语言交际训练的是()。
- A: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理解性训练
- B:对话训练
- C:语句发音训练
- D:复述故事训练
- E:朗诵训练
答 案:C
解 析:语言交际训练包括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理解性训练和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性训练(包括对话训练、复述故事训练、朗诵训练)。
3、方向性系统管理器中,用户希望听到周围的声音但后边的声音少些或者原来一直戴着具有传统的自适应麦克风系统的助听器可以选择()。
- A:Hd Locator
- B:Speech Tracer
- C:Hd Locator omni
- D:Hd Locator with Speech Tracer
- E:Hd Locator without Speech Tracer
答 案:E
4、于3岁以上儿童,通过()评估听障儿童中低频语音感知及听觉识别能力,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A:数字识别
- B:声调识别
- C:语音识别
- D:声母识别
- E:韵母识别
答 案:E
解 析: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言语听觉评估,其语音识别分为韵母识别和声母识别。韵母是汉语的主要语音成分,每个音节都离不开韵母,韵母也可以独立成为音节并在音节长度和语音能量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通过韵母识别评估听障儿童中低频语音感知及听觉识别能力,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5、在七个反应波中,波Ⅳ出现率低,经常与()融合,来源于外侧丘系及其核团(脑桥中上段)。
- A:波Ⅰ
- B:波Ⅱ
- C:波Ⅲ
- D:波Ⅳ
- E:波Ⅴ
答 案:E
6、声导抗测试可以应用于()的测试。
- A:鼓室图
- B:鼓完整及孔的咽鼓管功能
- C:声反射
- D:面神经的功能
- E:非器质性聋
答 案:B
解 析:声导抗测试可以应用于鼓膜完整及穿孔的咽鼓管功能的测试。
7、下列关于言语识别率测试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测试时,将输出声级调整到MCL水平,或被试者纯音听阈阈上30~40 dB
- B:可使用CD盘或磁带放音测试
- C:也可由测试者自己发音测试
- D:裸耳言语识别测试只能用耳机进行
- E:佩戴助听器后的言语识别测试一般均15在声场内进行
答 案:D
解 析:言语识别率测试时,将输出声级调整到MCL水平,或被试者纯音听阈阈上30~40 dB。可以使用CD盘或磁带放音,也可以由测试者自己发音测试。裸耳言语识别测试可以用耳机或声场进行,佩戴助听器后的言语识别测试一般均在声场内进行。
8、作为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儿童的重要手段,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
- A:耳声发射测试
- B:ABR测试
- C:耳蜗电图
- D:纯银测听
- E:声定位
答 案:A
多选题
1、孙阿姨双耳配戴 LT561-DRW-MP,并购买了音频转换器2代,现在反映:看电视不如在店里试听的时候效果好,下列操作哪些能帮助到孙阿姨
- A:检查助听器程序切换设置以及程序切换的提示音
- B:检查音频转换器2代是否连接到电视机音频输出端口
- C:检查电视机声音输出设置
- D:调试软件中无线附件是否添加了音频转换器2代
- E:选配界面功能设置中设置麦克风和音频转换器的分量
答 案:ABCDE
2、中耳功能测试包括下列哪项测试。( )
- A:鼓室图
- B:ABR
- C:声反射
- D:咽鼓管功能测试
- E:宽频声导抗
答 案:ACDE
3、削峰特点是:
- A:失真小
- B:言语清晰度好
- C:削峰是指助听器声输出达到饱和声压级以前,输入声信号较小时线性放大,输入声音强度较大时,过高的输出信号部分通过削峰的方式加以限制
- D:有效避免强声对人耳的伤害
答 案:CD
4、关于助听器的日常维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要助听器放置在高温、高湿处,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 B:耳内式助听器至少一周清洁三次,用棉花球擦干净助听器,可以用水擦洗
- C:助听器要定期保养,每隔三至五年,要送到厂家维修一次
- D:定时检查助听器的电池是否电力充足,才可以保障助听器正常工作
答 案:BC
5、外耳的生理作用是:
- A:收集声音
- B:对声波增压
- C:声源定位
- D:阻抗匹配
答 案:ABC
6、助听器可用的电池型号有:
- A:A675
- B:A13
- C:A312
- D:A10、A5
答 案:ABCD
7、下列哪些属于病史采集中的现病史:
- A:起病时间、缓急、可能的病因和诱因
- B:主要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其演变过程
- C:伴随症状的特点及变化,对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阳性和阴性症状(或体征)也应加以说明
- D: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如精神、食欲、食量、睡眠、大小便、体力和体重的变化等
答 案: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