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1月28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答 案:对
2、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答 案:错
解 析:在执法活动中要注重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3、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代替德治。
答 案:错
解 析: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德治国”作为与“依法治国”并行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治理功效。“以德治国”中的“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道德,可以弥补“依法治国”中“法”的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不足。同时,“以德治国”能够吸纳科学、先进的治理理念、手段和方式,形成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治理体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 案:错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是应当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答 案:错
单选题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解决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 A:求同存异
- B:宣传教育
- C:团结—批评—团结
- D:监督控制
答 案:C
解 析:“团结—批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也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的具体化、公式化。它最初是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提出来的。
2、下列成语故事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固若金汤
- B:初出茅庐
- C:殃及池鱼
- D:高阳酒徒
答 案:B
解 析:A项“固若金汤”出自《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B项“初出茅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C项“殃及池鱼”出自《吕氏春秋·必己》。D项“高阳酒徒”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从最高层的主管到最低层的工作人员之间会有一定的层次,这个层次叫()。
- A:管理幅度
- B:公司规模
- C:人员层次
- D:组织层次
答 案:D
解 析:组织层次是指从最高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所形成的层次。组织层次和组织规模成正比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组织层级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4、文中“__”处应填入()。
- A:知悉
- B:收悉
- C:已经研究
- D:的文件已收到
答 案:B
解 析:引述用语,主要用以引述来文,作为批答行文的依据。在批复中,其表达形式是:“你单位《关于XXX请示》(发文字号)收悉,现批复如下”,表示已收到下级单位请示。故本题选B
5、一般性公文的结构层次序数是()。
- A:“一、”“(一)”“1、”“①”
- B:“一、”“(一)”“1.”“(1)”
- C:“一、”“1”“(1)”“①”
- D:“一、”“(一)”“(1)”“①”
答 案:B
解 析:本题属于记忆性考查题目。一般性公文的结构层次序数应为“一、”“(一)”“1.”“(1)”。
多选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
- A:党的领导
- B:执法为民
- C:依法治国
- D:德法并重
答 案:ABC
解 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
- A:党的领导
- B:执法为民
- C:依法治国
- D:德法并重
答 案:ABC
解 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
3、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公安机关可()。
- A:从轻处罚
- B:减轻处罚
- C:不予处罚
- D:从重处罚
答 案:ABC
4、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 A: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B:粤港澳合作
- C:粤港澳政府合作
- D: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答 案:ABD
解 析: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5、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 A:立党为公
- B:执政为民
- C:依法治国
- D:以德治国
答 案:AB
解 析: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主观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 案: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答 案:(1)紧缩政策。在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很多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综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基本上是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此外,也有不少国家将紧缩性收入政策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①紧缩性货币政策。它是指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我国习惯地称为抽紧银根。在经济出现总需求过度,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时,为了抑制这种通货膨胀,货币当局可能采取紧缩政策,其手段有:出售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轻通胀压力。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它是指当出现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通过减少支出,增加政府收人,从而抑制总支出。当一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主要采用下列控制手段:削减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降低转移支付水平,增加税种或提高某些单个税率和开征特别消费税。 ③紧缩性收入政策。它是指政府为降低物价上涨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又不致引起失业率上升。当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时,一般采用紧缩性收入政策,其措施有: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冻结或管制工资,实行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政策。 (2)物价政策。在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垄断企业往往推波助澜。因此,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是不少发达国家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 (3)币制改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措施都不能扭转局势时,唯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于发行的新币,还得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答 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是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1)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2)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3)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4)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幵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全面把握,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4、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答 案: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来判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按照交易习惯“利息一分”指的是年利率10%。
5、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答 案: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私有财产。 ②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论述题
1、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答 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简答题
1、“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2、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答 案:党的纪律,从它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来说,主要有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还包括宣传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等)。①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政治行为的规范。它要求党员必须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求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政策;还要求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②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的纪律。它要求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它要求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等。
③党的群众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处理与群众关系的规范,它要求党员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廉洁奉公,不得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