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月18日专为备考2025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
- A:仅取决于媒质的品类和密度
- B:仅取决于媒质的密度和弹性
- C:仅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和硬度
- D:仅取决于媒质的硬度和密度
- E:仅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和品类
答 案:B
解 析:波的传播速度,简称波速,记为c,仅取决于媒质的密度和弹性。
2、听神经的大部分神经纤维与数量相对较少的内毛细胞()联系,只有一少部分神经纤维与数量较多的外毛细胞()联系。
- A:3000个,20000个
- B:3500个,15000个
- C:3500个,20000个
- D:2500个,15000个
- E:3500个,25000个
答 案:B
解 析:听神经的大部分神经纤维与数量相对较少的内毛细胞(3000-3500个)联系,只有一少部分神经纤维与数量较多的外毛细胞(10000-15000个)联系。
3、通气孔的作用在于降低堵耳效应,增加耳道内的通气量,使耳道内外气压平衡,减少患者使用耳模后的堵塞闷胀感,可大大提高其聆听舒适度。它可使未放大的信号进入耳道,尤其是在助听器增益()而()信号较强时效果更()。
- A:小、内部、明显
- B:大、内部、微弱
- C:小、肉部、微弱
- D:大、外部、明显
- E:小、外部、明显
答 案:E
解 析:通气孔的作用在于降低堵耳效应,增加耳道内的通气量,使耳道内外气压平衡,减少患者使用耳模后的堵塞闷胀感,可大大提高其聆听舒适度。它可使未放大的信号进入耳道,尤其是在助听器增益小而外部信号较强时效果更明显。
4、汉语声调抗干扰能力实验表明:在高通滤波0.25kHz、S/N=25dB、有非线性失真的情况下,音节的清晰度为29.5%,声母清晰度为48.6%,韵母的清晰度为38.5%,而声调的清晰度高达()。由此可见,声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它在提高语言可懂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A:99%
- B:98.8%
- C:9007c
- D:100%
- E:97.7%
答 案:B
5、林氏(LING′S)五音基本反映了语音在()之间的频率分布。
- A:100~500Hz
- B:250~500Hz
- C:250~8000Hz
- D:500~1000Hz
- E:1000~8000Hz
答 案:C
解 析:林氏(LING′S)五音这5个音位的组合基本反映了语音在250~8000Hz之间的频率分布
6、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的消费活动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B:农民的生活消费活动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不适用该法
- C:人类的所有消费活动均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D: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
- E:《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义务维护所有的社会经济秩序
答 案:D
解 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第五十四条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
7、无论采取哪一种康复教育模式,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训练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还必须在实施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如下原则()。①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②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③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④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⑤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⑥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⑦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⑤⑥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D:①②⑤⑥⑦
- E:③④⑤⑥⑦
答 案:C
解 析:补偿性教育模式主要适用于落后于听障儿童实际年龄水平的某些发展方面,诸如听力语言、认知能力及社会性的发展,或发展已经表现出某些异常的行为,如发音异常、情绪障碍或人格缺陷等,其目的是通过专项强化训练、行为矫治、游戏矫治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改变上述相关方面的发展状况,减少差距。总体而言,无论采取哪一种康复教育模式,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训练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还必须在实施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如下的原则:第一,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第二,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第三,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第四,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第五,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第六,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第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8、关于耳廓异常印模取样时混合印模材料注入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 A:两种印模膏1:1混合后用手掌快速搓匀后揉成条状,立即放入注射器
- B:注射器内有空气的,将注射器平握,挤出前面约0.5 cm长的印模膏,弃之不用
- C:将注射器的尖端0.5 cm放进耳道,将其嘴端贴紧耳道
- D:耳道填满后注射器退出到外耳道口,尖端仍埋在印模膏里并继续以一定角度注射到耳甲腔、耳甲艇、舟状窝、三角窝等区域,并填满至耳轮外缘
- E:注射完毕后,不要在外面用力按压,以免出现偏差
答 案:D
多选题
1、助听器接收声音后,继而由放大机芯进放大、滤波等一系到处理。诸如 ()等调控环节也在放大机芯内完成。
- A:音量调节
- B:削峰调节
- C:功能控制
- D:信号压缩
- E:拾取信号
答 案:ABCD
解 析:助听器接收声音后,继而由放大机芯进行放大、滤波等一系列处理。诸如音量调节、削峰调节、功能控制和信号压缩等调控环节也在放大机芯内完成。
2、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区别在于()。
- A:声强级和声压级在数值上不一致
- B:声压级是表达声压的绝对值,声强级是声强,与基准声强Ⅰ0比值的对数值的10倍
- C:声压和声强都是形容声波强度的物理量,不过声压是标量,没有方向;声强是矢量,有方向
- D: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
- E: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答 案:BE
解 析:分贝反映的是两个声压之间的相对差值。只有规定了作为基准的声压数值,才能表达声压的绝对值,称为声压级 声场中某点的声强级,是指将该点的声强Ⅰ与基准声强Ⅰ0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的值。Ⅰ0为基准声强,在空气中为10-12W/m2。尽管声压级和声强级在物理概念上是不同的,但在数值上却是一致的。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一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3、组成下丘的三个神经元区包括()。
- A:中央核
- B:外周神经核
- C:中枢周围神经核
- D:内侧上橄榄核
- E:中上橄榄核
答 案:ABC
解 析:组成下丘的三个神经元区包括中央核、外周神经核和中枢周围神经核。
4、林氏五音的主要用途表现在()。
- A:可进行快速、简便的言语觉察
- B:可以进行分辨测试
- C:通过多种测试了解患者在不同频率的听力状况
- D:基本反映出语音在250~8000 Hz之间的频率分布
- E:覆盖了一个较宽的频率范罔和强度范围
答 案:ABCDE
5、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是受迫振动
- B: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 C: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 D:质点振动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 E:横波和纵波的区别在于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
答 案:ACDE
解 析: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一处质点振动引起周围质点振动,振动质点具有能量,因此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要想维持振动的传播,必须有提供能量的来源—波源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扣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传播的是凸起、凹下或密集、稀疏的状态,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
6、全数字助听器包括()等几部分。
- A:麦克风
- B:数字处理芯片
- C:受话器
- D:线性放大电路
- E:磁性耳机
答 案:ABC
解 析:全数字助听器是在可编程助听器基础上,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它已不再采用模数混合技术,而全部采用数字技术:整个助听器只包括麦克风、数字处理芯片和受话器三部分。
7、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 A:语句流畅
- B:口语理解
- C:数字运算和空间关系
- D:联想记忆
- E:知觉速度和一般推理
答 案:ABCDE
解 析: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有声语言是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但它同时又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斯顿(Thurstone,1938)根据实际智力测验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七种基本能力:口语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简称V)属理解口语含义的能力;语句流畅(word fluency,简称W)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速正确计算能力;空间关系(space,简称S)属方位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联想记忆(associative memory,简称M)属两事联结的机械式记忆:知觉速度(perceptual speed,简称P)属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简称R)属根据经验能做出归纳推理能力。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