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初级) → 2024年12月12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2024年12月12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2024/12/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2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  )人以上的小组,成员之问的紧密性将明显降低。

  • A:3
  • B:5
  • C:8
  • D:25

答 案:D

解 析:一个小组到底以多少人为佳,学者们一直有争论,但多数意见同意在3~50人之间。不同规模的小组具有不同的功能,5人的小组比较适合讨论,8人的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而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的小组规模则可稍大些。不过,超过25人的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性将明显降低。

2、小丽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由于当地社会工作刚刚起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多。同行之间互动很少。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群体,她报名参加了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继续教育培训,并注册成为该协会会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小丽追求的是(  )的需要。

  • A:安全
  • B:归属与爱
  • C:尊重
  • D:自我实现

答 案:B

解 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互相关心和照顾。二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小丽参加培训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工群体,所以是归属于爱的需要。知识点: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3、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他所服务的小学里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小王制定了干预方案,其中属于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是(  )。

  • A: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
  • B: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
  • C:提升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 D: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负行为”班会

答 案:D

解 析:由题干显然可知:AC项是针对个人进行的干预措施;B项是针对家长进行的干预措施。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学龄阶段

4、张先生夫妇带着5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玩耍,小女儿突然要妈妈抱抱,大女儿看到后马上也要妈妈抱。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大女儿的行为背后的情绪反应是()。  

  • A:嫉妒
  • B:依恋
  • C:害怕
  • D:生气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小女儿突然要妈妈抱抱,这是依恋的情感反应,而大女儿的反应是一种嫉妒情感的反应。在学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如抢别人的玩具、故意弄坏别人心爱的东西、不良的情绪反应等这些应视为儿童的嫉妒心理的情感反应。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感情,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心、嫉妒心等。

5、任何单位不得辞退哺乳期妇女,这体现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  )。

  • A:政治权利
  • B:人身权利
  • C:财产权利
  • D:劳动权利

答 案:D

解 析:妇女的劳动权益表现在妇女在岗位录用、薪酬、晋升晋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①各单位在录用、晋职、晋级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②各单位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妇女从事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③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多选题

1、小刚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同班的小明经常在放学后拦住他,向他索要零花钱。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的服务有()  

  • A:立即打电话报警要求警察干预
  • B:教导小刚自我保护的方法
  • C:对有欺凌行为的小明进行辅导
  • D:与小刚的父母沟通加强防范
  • E:联系学校在校园开展反欺凌教育

答 案:BCDE

解 析:社会工作者针对校园欺负问题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干预工作。一是针对学校进行干预工作。社会工作者应联络学校各有关部门,分别就学校中各子系统的干预对象制订特定的干预方案,并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社会工作者应协助学校管理者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树立无欺负的良好风气,并制定惩戒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监控,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社会工作者推动成立包括学校、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委员会,强化学校联络与沟通,及时发现欺负行为并实施干预。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指导教师在班级定期开展反欺负行为的教育活动,培养儿童正确的交往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针对受欺负者、欺负者和旁观者开展的个体干预,应对欺负的原因、特点和后果进行评估与诊断,制订可行性的干预方案。可采用个案咨询、小组活动的方法,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受欺负儿童的自信与正确的社交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鼓励旁观者给予必要的帮助等。三是针对家庭开展干预工作。社会工作者可对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家庭进行访视,评估家庭在欺负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对父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父母的认识水平;改善亲子关系,纠正不当的教养方式;减少家庭中暴力行为的出现,为儿童树立行为榜样;要求父母对儿童的欺负行为进行监督,配合学校和社会工作者开展活动等。

2、小林和小王分别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A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服务项目。小林通过量表收集了A村所有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情况,而小王则通过深度访谈收集了A村1/5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情况,关于小林和小王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小王的研究主要获取描述性的信息
  • B:小林的研究能够体现抽样调查的基本特性
  • C:小林的研究可以发现A村留守儿童生活照料的普遍需求
  • D:小林的研究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当地情境修改完善量表
  • E:小王的研究可以逐步形成影响A村留守儿童生活照料的理论假设

答 案:ACE

解 析:小林的研究是定量研究,小王的研究是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则主要获取描述性的信息,故A正确。定量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故C正确。定性研究不一定要事先设定假设,其理论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其过程发现需要进行抽象的提炼和归纳,因此是一种理论建构。故E正确。B错在小林采用的是全面调查的方法,不是抽样调查。

3、三个月前,社会工作者小刘推荐服务对象阿强参加了技能培训课程。最近,小刘发现阿强经常迟到、旷课,精神萎靡不振。在小刘一再追问下,阿强承认一个月前开始吸毒,但表示已开始努力改正,希望小刘不要告诉其母亲,也不要向公安机关报告。下列小刘的做法中,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有()。  

  • A:阿强已经知道错了,也表示要努力悔改,小刘不再告知任何第三方
  • B:阿强已经在努力悔改中,小刘应答应替他保密并负责监督他的行为
  • C:与阿强一起分析吸毒的危害,但对于是否向公安机关报告不做承诺
  • D:向阿强说明家人可以督促其改正,是否告知家人由阿强自己来决定
  • E:报告公安机关前,告知阿强有限度公开其信息的必要性及保密措施

答 案:CDE

解 析: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4、某学校班主任向社会工作者小陈反映,学生小星最近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小陈了解到小星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交流,拟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小星父母进行服务,下列谈话中,体现非反思性技巧的有()。  

  • A:“你们平时都忙于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晚上一般几点回家?”
  • B:“你们平时工作都很忙,建议让孩子来我们机构参加‘四点半课堂’,可能会有帮助。”
  • C:“你们平时工作都很忙,我其实也很理解和同情你们的现状。”
  • D:“小星妈妈,您要是有什么情绪,就直接说出来吧,有时候压力太大是需要宣泄一下的。”
  • E:“你们平时都忙于工作,没时间管孩子。是不是你们小时候也这样?”

答 案:BCD

解 析:本题考查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服从位置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是否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接纳、同感)、直接影响(建议、干预)、探索—描述—宣泄。

5、某养老机构在社区新建了一个养老驿站,机构负责人委派社会工作者小李到社区开展前期工作。为了尽快让社区居民认识社会工作者,了解养老驿站的服务,小李适宜的做法有()。  

  • A:参加社区重阳节活动,派发相关宣传资料
  • B:去社区和老人聊天,介绍即将开展的工作
  • C:拜访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搞好私人关系
  • D:举办社工节活动,现场邀请老年居民体验驿站服务
  • E:招募大学实习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需要

答 案:ABD

解 析:社区工作的对象是整个社区,因此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之初的首要任务是让社区中的居民、团体和组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接受自己对社区的介入,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让社区认识自己:1.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2.主办社区活动;3.积极介入社区事务;4.经常出现在社区居民之中;5.报道社区活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