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11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老王夫妇希望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本地就业,遭到女儿强烈反对,在几次激烈争吵后,女儿竟不辞而别。痛苦的老王夫妇向社会工作者小强求助。为了帮助老王夫妇理解女儿的想法,改善与女儿的关系,根据家庭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小强适宜的做法是鼓励老王夫妇()。
- A:用温和的沟通方式劝女儿早日回家
- B:调整沟通方式,缓和与女儿的关系
- C:改善沟通方式,尊重女儿自立的要求
- D:与女儿平等协商,找到冲突解决方法
答 案:C
解 析:题干表明现阶段属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子女独立家庭阶段,需要达成的任务和要求包括:为子女独立生活做准备、接纳和促进子女自立的要求。题干中老王夫妇希望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本地就业,遭到女儿强烈反对,根据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任务,所需要做的是让其父母尊重女儿自立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C。
2、李大爷前不久因乱吃药导致肝肾功能急性衰调,住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李大爷痛苦不堪,举止反常。种种迹象让李大爷的女儿担心父亲有轻生的倾向,便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对李大爷的自杀倾向进行了评估。下列行为中,透露出李大爷有自杀倾向的直接线索是()
- A:李大爷告诉儿子银行卡存放处及密码
- B:李大爷总是对女儿说:“我真想一死了之”
- C:李大爷将自己珍爱的怀表送给了他的主管护士
- D:李大爷总是对老伴说:“我不在了你会过得轻松一些”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核的是老年人自杀的直接线索。老人若直接说“我要了结自己”或者“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并不是随便说说引人关注,它是直接的线索,表明他正在考虑终止自己的生命。
3、小月今年13岁,父母离异后与母亲一起生活。最近,她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开始经常夜晚外出,有时彻夜不归。妈妈很担心小月,希望她能好好学习。母女俩经常发生争执,关系非常紧张。在评估了小月母女的需求后,社会工作者决定采取亲职教育的方式开展服务。 下列服务中属于亲职教育的是( )。
- A:为小月提供沟通技巧训练
- B:为小月提供课业辅导
- C:让小月改变夜不归宿的行为
- D:为小月母亲提供沟通技巧训练
答 案:D
解 析:亲职教育服务大多以训练的方式为主,其训练的内容有: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等。
4、随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常常基于社会构建理念开展服务。下列关于残疾人的观念中体现理念的是()
- A:残疾人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差异很小
- B:残疾人群体,随时随地都需要特别的帮助
- C:消除社会障碍是残疾人权利实现的关键
- D:分析残疾的原因应该从个人层面入手
答 案:C
解 析:1、防止把导致残疾的原因归于个体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层面的缺失自从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和疾病,也可能是自然灾害、战争和意外事故还可能是环境污染和科技水平限制等。在残疾人致残的原因分析上应该坚持社会原因分析为主导。D错误。2、防止把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普适化"当某个残疾人遇到困难时容易简单地判断是由于残疾所引起的。其实,残疾人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当人们把困难的核心界定为残疾的时候,因为残疾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意味着直接否认了残疾人克服困难的可能性,也就否认了作为人具有改变自身现状的潜能,直接否认了残疾人的权利。A错误。3、防止把残疾人简羊地看作社会的"受害者""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障碍(无论是政策还是环境等),使得残疾人处于"不利"的社会境遇中,无法发挥正常作用。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部的障碍,政府也应该在立法上制定对残疾人的保障政策,推进发展残疾人事业。要认识到,残疾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C正确。4、防止把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和社会支持的人历史上,残疾人经常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发展替代性需要并且相对独立地使用社会性资源。当然,这并不否认残疾人需要给予特别的帮助,关键问题是要评估残疾人需要"什么"帮助以及在"什么"处境下需要帮助。社会赋予残疾人以同等的发展机会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帮助的目标不是要让残疾人"依赖"社会,而是建构残疾人的新"能力体系"。B错误。
多选题
1、老赵退休后被安置在地方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从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人变成脱下军装的平民,一时很难适应,情绪低落。为帮助老赵,社会工作者邀请他参加其组织的“夕阳红”老年人互助小组,帮助社区里的高龄老人。老赵在参与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心情开朗了,而且结识了很多老年朋友,经常与他们结伴去中小学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故事,有时还去爬山,有了不开心的事就找老年朋友说说,家里有事时也能得到大家的帮助。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方法有( )。
- A:减缓压力
- B:情绪疏导
- C:激发生活热情
- D:心理干预
- E: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答 案:BCE
解 析:案例中老赵开始的很难适应从军队干部到平民的角色转换,导致情绪低落,到后来参加老年人互助小组活动,心情逐渐开朗,社会工作者运用了情绪疏导的办法。在小组中结识很多朋友,结伴去给中小学生讲革命传统故事,有时还去爬山,激发了生活的热情。社会工作者协助他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知识点:军休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某乡镇社会工作者所服务的辖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社会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小王拟通过增强村里空巢老人的非正式支持体系,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小王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成立村志愿服务队为老人开展上门探访服务
- B:向县老龄办申请补贴在村里开办“老年餐桌”
- C:与社会信誉良好的养老机构合作,将其服务延伸至村庄
- D:与在外打工的子女约定,定期与老人电话或视频关心老人生活
- E:请独居老人的邻居每天定时“敲门”,及时发现老人的意外情况
答 案:ADE
解 析: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两种,其中正式支持网络包括: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的服务体系、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非正式支持网络包括:家庭、邻里和亲朋好友、志愿者服务等。
3、某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社会工作者小魏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方法,促进所在社区的退役军人实现自主就业,小魏恰当的做法有()。
- A: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 B:推动设立退役军人创立就业基金
- C:推动退役军人社区工作岗位的开发
- D:为退役军人开办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
- E:协助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咨询平台
答 案:BCE
解 析: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主要是在贯彻落实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行政的作用,积极获取社会资源,协助服务对象发挥社会功能、增强自我能力、实现角色转变、从容应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主要内容(1)协助服务对象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2)协助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为他们更快融入社会、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3)加强协调沟通,推进党委集中统一领导、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安置格局形成。BC两项(4)协助做好思想政治和信访接待工作,倾听心声、舒缓情绪、提供慰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5)协助搭建信息咨询平台,为服务对象就业创业铺路搭桥。E项(6)积极推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4、社会工作者在帮助一对要离婚的夫妇时,在其工作记录中描述了如下情况:“夫妇俩有一5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幼儿园,为照顾孩子,妻子放弃了工作。几年来,妻子为照顾孩子心力交瘁,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俩为此不断争吵,导致要离婚。”上述记录包含了( )。
- A: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 B:孩子的病症和持续时间
- C:问题发生过程
- D:服务对象的处境
- E:自闭症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答 案:ACD
解 析: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之一是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包括:①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②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与需要的发展状况等;③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情况;④探究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⑤描述服务对象的生命历程及发展阶段;⑥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的资源状况。题中的记录包含了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问题发生过程,服务对象的处境。
主观题
1、 选民可否对候选人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
答 案: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
2、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
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