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1月16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下列单位在招聘录用过程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单位招聘办公室职员2人,规定男性优先
- B:乙单位在招聘面试中,询问应聘女性婚育情况
- C:两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女职工特殊保护条款
- D:丁单位在女职工入职体检时,加入妊娠测试项目
答 案:C
解 析:禁止用人单位招录(聘)过程中歧视妇女。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①限定为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A错误;②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B错误;③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D错误;④将限制结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状况作为录(聘)用条件;③其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的行为。用人单位在录(聘)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应当具备女职工来保护条款,并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等内容。
2、某社区的老年人向社会工作者反映,该社区周边的便民服务点太少,老人购物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给予的恰当回应是()。
- A:劝导反映问题的老年人不要着急,建议老年人可以让儿女帮忙
- B:坦诚告知老年人已有居民反映该情况,但社区无力解决此类问题
- C:尊重并热情接待反映问题的老年人,告知其该问题在相邻社区同样存在
- D:感谢老人及时反映情况,告诉老人会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答 案:D
解 析:此题暂无解析
3、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合法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妇女拥有离婚的最终决定权
- B:离婚时母亲优先享有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妇女代表应占5%以上
- D:农村妇女与男子在划分责任田时享有平等权利
答 案:D
解 析: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在农村,妇女在划分责任田、口粮田等,以及批准宅基地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妇女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不得干涉。故本题选D。本题主要考查《妇女权益保障法》,结合现实生活记忆的内容。
4、“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改善社区的问题”,在这里社区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服务者
- B:使能者
- C:教育者
- D:中介者
答 案:D
解 析:由于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居民参与,并强调参与者的自立、自助和成长。因此,社区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1)使能者。帮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诉求和意见,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2)教育者。社区工作者要通过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
5、关于反实证主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
- B: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
- C:赞成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
- D: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
答 案:C
解 析: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1)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2)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于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3)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4)认为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而实证主义的所谓客观事实是由主体的认识能力产生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5)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重视研究互动以及现实社会环境中意义的产生过程;注意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理解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致力于解释社会现象如何发生、为何发生及如何产生影响,而不谋求概括出一般科学规律,等等。
多选题
1、下列调查主题中,适宜采用自填问卷的有()
- A:低年级小学生的朋辈关系状况调查
- B: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 C: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照顾需求调查
- D:身心障碍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
- E: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调查
答 案:BE
解 析:根据填答方式,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填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被调查者填写答案,需要被调查者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故选BE。
2、出现( )情形时,就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A:重新就业、应征服兵役的
- B:移居境外的
- C: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 D: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的
- E: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
答 案:ABCE
解 析:依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是重新就业的;二是应征服兵役的;三是移居境外的;四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五是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六是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七是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了解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七个条件。
3、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某儿童福利机构计划建立一套完整的志愿者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
- A:评估志愿者参与的动机
- B:制定志愿者的岗位工作职责
- C:定期和持续对志愿者进行督导
- D:与志愿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 E:设立与志愿者绩效相适应的岗位津贴
答 案:ABC
4、在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组员的常见特征包括()。
- A: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B: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 C: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 D: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
- E:权力位置与价值观的冲突
答 案:BCD
解 析:在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组员之间沟通和互动比小组初期有所增强,但自我肯定、安全感受与真诚的互动尚未完全实现,组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权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一阶段组员最常见的显著特征是:①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②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③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5、因妻子突发疾病去世,张先生半年来一直处于极度悲伤状态,经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表现出迷茫和不安,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社会工作者小王得知张先生的情况后,决定为他提供服务。此时。小王的正确做法有()
- A:安抚张先生的情绪
- B:协助张先生解决失眠等问题
- C:协助张先生处理妻子后事
- D:了解张先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 E:评估张先生状态的危急程度
答 案:ADE
解 析: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有:(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下问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