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1月8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咨询效果可视为除()以外三因素的函数。
- A:咨询情境
- B:心理咨询师
- C:求助者
- D:咨询方法
答 案:A
2、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
- A:默读语言
- B:外部言语
- C:内部言语
- D:背诵言语
答 案:C
3、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而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这种多话类型最可能是()。
- A:掩饰型
- B:表现型
- C:表白型
- D:反抗型
答 案:C
4、今年某市的中考最高成绩为720分,最低成绩为256分,重点高中的录取率为15%,则分数线划在()。
- A:627分
- B:500分
- C:600分
- D:690分
答 案:A
5、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可能使人们对未来行为的预测变得更( )。
- A:准确
- B:一贯
- C:变化
- D:矛盾
答 案:A
解 析: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
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现象。
- A:社会比较
- B:社会惰化
- C:社会干扰
- D:社会助长
答 案:D
解 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或称社会抑制。而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7、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应是()。
- A:最强
- B:适中
- C:较轻
- D:较强
答 案:B
解 析: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
8、20世纪70年代,针对一定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特别法典,这部法典是()。
- A:《从政职业法》
- B:《荣誉法典》
- C:《汉谟拉比法典》
- D:《谢尔曼法》
答 案:A
解 析: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从政职业法》,作为规范政府官员的职业准则。
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心理动力观点的包括()。
- A:一切心理动力来源于人类的性本能
- B:力比多不是个体唯一心理动力
- C:自我保存本能是个体唯一心理动力
- D: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为心理动力
答 案:BD
解 析: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一营养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成熟的自我意识有()特征。
- A: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发展状况
- B: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
- C: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 D: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困难
答 案:ABC
4、验证测验内部一致性指标可以推断()。
- A:测试测量是单一特质还是多种特质
- B:测验题目是否一致或同质
- C: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 D:分测验与总测验是否一致或同质
答 案:ABCD
5、梦的特点包括()。
- A:不连续性
- B:不协调性
- C:概括性
- D:认知的不确定
答 案:ABD
解 析:梦的特点有很多,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定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其中梦境的木连续性是最主要的特点。
6、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 )。
- A:系统脱敏
- B:RET自助表
- C:放松训练
- D:自我管理程序
答 案:ACD
解 析: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 练、系统脱敏等。自我管理程序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 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停留于此”是鼓励求助者呆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 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
7、关于注意分配的条件,正确的说法包括所从事的几种活动( )。
- A:必须使用同一个心理资源
- B: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
- C:必须有一些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 D:一般不能使用同一感觉通道,同一种心理操作
答 案:BCD
解 析: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 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一是从事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一是从事的活 动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并在不同的感觉通道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