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初级) → 2024年10月26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2024年10月26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2024/10/2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10月26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 小丽今年18岁,生活在单亲家庭,她不喜欢母亲整日唠唠叨叨,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特别反感母亲经常偷看她的手机和上网聊天的记录。母女俩常常因此而争吵,有时候陷入冷战。小丽的母亲很无奈,求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与小丽面谈中,引导小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母亲对她的管束行为,慢慢地使小丽意识到母亲的爱,改变了小丽以往消极对抗的态度。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专业技巧是()

  • A:聚焦
  • B:类比
  • C:普遍化
  • D:再标签

答 案:D

2、张女士婚后经常遭受丈夫的暴力,她的丈夫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其拳脚相加,张女士遭受到的暴力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一次张女士带着满身伤痕到社会工作服务站求助,指着脖子上的勒痕说她丈夫企图用绳子勒死她,她拼命挣脱才跑了出来。这时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 A:请律师找她丈夫商谈离婚事宜
  • B:应张女士的要求,将她安置到庇护场所
  • C:劝说她不要激怒丈夫,先回家再说
  • D:与她一起找她丈夫理论

答 案:B

解 析:很多妇女问题的产生与身边资源的匮乏有紧密关系。因此,增加妇女的资源是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她的问题不仅涉及主动开口谈及家庭暴力,那么就需要积极寻找资源给她及时帮助。例如,她要离婚但很贫穷,社会工作者就要为她联络法律援助;如果她想离开暴力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就要联系庇护所;如果妇女还带着孩子,社会工作者就要妥善安置孩子,提供暂时的住宿,并且在此期间积极寻找法律等方面的帮助。由此可见,本题正确为B。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3、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开展关爱高龄老人的服务,经过需求评估,小王在计划书中设计的具体干预措施之一是发动所在社区中的邻里、物业公司职工、保洁员等共同为社区内高龄老人提供支援,上述干预措施旨在建立社区居民关爱高龄老人的()

  • A:个人网络
  • B:邻里协助网络
  • C:志愿者联系服务
  • D:正式支持网络

答 案:B

解 析:社区社会工作者认为社区中的邻里、社区商店员工、物业公司职工、保洁员、保安员等 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援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可以用最自然、最快捷的方式,为服务对象 提供支持。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召集和推动邻里了解服务对象,强 化邻里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发展互助性支持,有效减低正规服务的烙印效果。

4、小王育有4个子女,因家庭负担过重,上网联系了收养家庭,在收了对方5000元钱后将小女儿送了人。不久,小王被人举报,因涉嫌贩卖婴儿被捕,小王的妻子着急万分,将孩子反锁在家,到相关部门了解小王的情况。社会工者小林得知小王家的事情后,联系了社区志愿者照顾小王的孩子们,并推荐小王的妻子参加妇联组织的母婴保健和儿童教育等培训,以提升小王家庭的照顾能力。小林上述服务遵循的原则是( )

  • A: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 B:家庭寄养照顾最好长期提供
  • C:对于儿童安置的决策应在符合家庭需求的前提下进行
  • D:当家庭不能发挥功能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替家庭做决定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儿童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保证儿童生存的需要是最为重要的前提。

多选题

1、临时救助的对象是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为生活必需品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申请临时救助的情形具有(  )特点,因而需要立即进行危机干预。

  • A:群体性
  • B:突发性
  • C:急难性
  • D:临时性
  • E:间歇性

答 案:BCD

解 析:申请临时救助的情形具有突发性、急难性、临时性特点,需要立即进行危机干预,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

2、小王因涉嫌欺诈罪被起诉,社会工作者撰写了小王的社会调查报告提交法院作审判参考。该调查报告陈述了小王的“犯罪”过程,呈现了小王以前的犯罪记录;描述了小王的家庭、教育和工作经历等状况;分析了小王的“犯罪”原因及其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上述社会调查报告包括了()等基本内容。  

  • A:审判建议
  • B:小王的前科
  • C:小王犯罪事实的记录
  • D:小王生活史
  • E:社会矫正的目标和任务

答 案:BCD

解 析: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3个部分:(1)犯罪事实的记录。其中,犯罪嫌疑人自己对关于犯罪的供述和辩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陈述等都要加以记载。(2)前科。要求对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况的详尽说明及评价。(3)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社会工作者要客观准确地写出报告,除了与犯罪嫌疑人交谈外,还要对与其相关的许多人(如家人、邻居、同学、同事、朋友、警察、受害人等)进行广泛交谈。

3、小赵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哭诉说她丈夫性情粗暴,喜欢抽烟喝酒,且酒后经常打骂她。小赵实在忍无可忍,求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小赵时,应遵循的干预原则有(  )。(2016)

  • A:私人问题个人负责
  • B:关注人身安全
  • C:建立专业关系
  • D:尊重人格独立
  • E:接纳其描述的问题

答 案:BCDE

4、小组工作对于青少年的改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罗斯在《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一书中总结了小组工作对青少年行为治疗具有的功能有(  )。

  • A: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
  • B:小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
  • C:小组规范会对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 D: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
  • E:小组过程能够帮助青少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答 案:ABCD

解 析:小组工作对于青少年的改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罗斯在《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一书中总结了小组工作对青少年行为治疗具有的功能,包括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小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真实世界;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小组规范会对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小组工作过程对青少年的功能。

主观题

1、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

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

2、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

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