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9月28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社区计划组织治安巡逻队,准备邀请居民钱先生加入,社会工作者为此到钱先生家中访问。在谈话中,社会工作者说:“您刚才讲好几家都丢过自行车和晾晒的衣物,你们都觉得小偷太猖獗了。”这里,社会工作者接触技巧是( )
- A:探索感受
- B:反映感受
- C:分享感受
- D:理解体谅
答 案:B
解 析:社会工作者通常以居民的需要和问题为介入点,运用探索感受、反映感受、重述、鼓动等沟通技巧了解居民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居民参与。本题中所述即属于反映感受。
2、我国相关法规规定,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不得进入网吧。从青少年的角度来说,这主要是为了()。
- A:预防未成年人网瘾
- B: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 C: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
- D: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答 案:C
解 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3、在一个情感探索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小何发现组员小李每次都想发言。当轮到其发言时,他又常说:“我再想想吧。”当这种情况第3次出现时,小何说:“您可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后面又有新的想法,可以下一次补充。”小何的回应,采用的技巧是()。
- A:中立
- B:鼓励
- C:引导
- D:澄清
答 案:B
解 析:中立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论,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作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 鼓励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发言,而是注意他,投以鼓励的目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以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引导的技巧:讨论中有时出现你一言我一语,场面气氛热烈但又偏离方向的情况,此时会议主持人要用某种方式暗示讨论的方向,提示讨论的重点,或再次强调讨论的程序,从而保证讨论会正常有序地进行。这里,有两点提示社会工作者注意:一是注意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要让组员围绕讨论主题,按照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和评价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选择一种解决方法的讨论进程去展开。有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组员运用头脑风暴法。二是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直接地处理,以谨慎、公平的方式探知真相,并加以协调。在冲突难以化解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民主表决。此外,引导小组讨论时,要避免指定发言,以免造成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的讨论;避免轮流发言,防止出现因小组组员没有准备好而简单应付或产生抵触情绪;避免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以免组员尴尬、难堪。
澄清属于个案会谈的引导性技巧直接排除。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根据题干描述可知,组员小李是想发言但是又常说再想想,社工采用的是鼓励的技巧,鼓励小李发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有想法可以再补充。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工作应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并做出新贡献。根据十九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更能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的领域是()
- A:劳有所得,为下岗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 B:病有所医,为患病人士提供咨询治疗
- C:弱有所扶,为困境群体提供社会服务
- D:幼有所育,为学前儿童提供文化教育
答 案:C
解 析: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故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更能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的领域是C。
5、许云来自农村,父母辛苦劳作供其上大学、读研究生。许云毕业后有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父母年纪大了,因长年劳累造成身体损伤,因此,在城里买了房子的许云将老人接来与自己住,对老人悉心照顾,满足老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要,经常陪父母散步,买适合老人的补品。在这里,许云的做法使老人享受到了( )。
- A: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 B:财产所有权
- C:生活保障权
- D: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
答 案:D
解 析: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是指老年人有从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那里获得赡养扶助的权利。许云父母享受儿子的照顾属于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
多选题
1、我国开展的社会工作领域包括( )。
- A:妇女社会服务
- B:医疗社会工作’
- C:城乡社区发展
- D:康复服务
- E:农村医疗合作
答 案:ABCD
2、 某街道办事处针对社区空巢老人与高龄老人多的现状,向社会工作者征集社会服务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工作者老高组织了由居民小组长、社会工作者、老人代表共同组成的评估小组,大家决定采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方案,其应依据的筛选标准有()。
- A:问题界定
- B:方案效果
- C:方案效率
- D:公平正当
- E:评估设计
答 案:BCD
解 析: 本题考查方案安排阶段——选择理想的可行性方案。“可行性方案模型”有六个筛选标准: 一是效率,指方案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比值;二是效果,指方案实现目标的程度以及带来的服务对象的改变;三是可行性,指实施这个方案达到成功的程度,包括方案是否实际可行,机构是否可以完成这个方案,机构过去完成这类方案的记录,方案计划是否适当;四是重要性,指这个方案是否是唯一达到目标的,且必须推进的程度;五是公平,指这个服务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给有需要的个人或团体的程度;六是附加结果,关注的是方案中所产生的意外(目标之外)的效果,包括对社会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果。
3、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具体体现在( )。
- A:社会政策行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 B: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C:当代社会政策可以与社会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效用最大化
- D:社会政策行动可以通过其合理的制度设计而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 E:经济目标高于社会目标,是社会目标的基础
答 案:ABD
解 析:社会政策要兼顾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方面,社会政策行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另一方面,社会政策行动可以通过其合理的制度设计而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在实施社区工作计划中,工作重点有( )。
- A:明确工作计划
- B:管理社区资源
- C:评估社区工作
- D:执行工作方案
- E:制定工作策略
答 案:BD
解 析:在工作计划完善之后,社区工作就进入了实施计划的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工作重点①进行社区资源管理,对开展社区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②执行社区工作方案,保证计划中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5、社会工作者小张发现他的服务对象最近不像之前那样积极主动,和他的关系也日渐疏远。小张向督导者寻求帮助:“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他也不像从前那样拘谨,也许是我在面质的时候同理心不够,但我觉得我真诚的。”督导者认为要维持专业关系,继续开展服务,此时小张应做到()。
- A:关注服务对象的新的需求
- B:迎合服务对象的情绪状态
- C:评价服务对象的退化现象
- D:理解服务对象的态度变化
- E:与服务对象分享个人感受
答 案:ADE
解 析: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疏远可能是因为有了新的需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多加关注。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变化也要运用同理心加以理解。与服务对象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真诚。这些举措都有利于继续开展服务。故选ADE。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