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09月26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09月26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09/2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9月26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一箴言所蕴涵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诚信
  • B:合作
  • C:敬业
  • D:公道

答 案:C

解 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一箴言所蕴涵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敬业,强化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

2、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在于()。

  • A: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 B:为求助者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 C:正确进行心理诊断
  • D:双方共同制定合适的咨询目标

答 案:B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 A:企业和谐发展
  • B:为人民服务
  • C:员工职业理想的实现
  • D:技术创新

答 案:B

解 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4、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
  • B:首因效应
  • C:光环效应
  • D:刻板效应

答 案:B

解 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而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信息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来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即所谓的“爱屋及鸟”。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5、咨询师经过初诊接待,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后,可以( )。

  • A:收集一般资料
  • B:进行摄入性会谈
  • C:形成初步诊断
  • D:做出鉴别诊断

答 案:C

解 析:咨询师经过初诊接待,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后,为初步诊断的形成打下基础。正确的诊断是咨询有效的前提。

6、关于职业,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仅仅是从业人员谋生的手段
  • B:职业体现了劳动者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 C:职业是公司老板设置并用来获取利润的平台
  • D:员工胜任职业的唯一衡量标准是职业能力

答 案:B

解 析:职业具有的三方面含义:第一,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第三,通过自己的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以上三点说明,职业是劳动者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职业道德”指《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裎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2007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P7”指该书第7页。下文中答案处出现的“基础知识”、“三级技能”分别表示由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

7、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是要()。

  • A: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
  • B:推动心理咨询目的的整合
  • C: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
  • D: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关联沟通

答 案:A

8、王红在30名同学中物理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

  • A:85%
  • B:90%
  • C:88%
  • D:98%

答 案:A

解 析:首先将30分为100份,每份为0.3,王红为第五名,即王红在第1.5份上,故其百分等级为85,也就是王红比他们班85%的同学的分数都高。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共情的具体含义包括()。

  • A:咨询师要以自己的参照框架去剖析求助者的问题
  • B: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
  • C: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对方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
  • D:咨询师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答 案:BCD

解 析:共情的具体含义包括: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心理去体验他(她)的情感与思维。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5、获取临床资料的主要途径包括(.)。

  • A:求助者的主诉
  • B:摄入性会谈
  • C:咨询师的观察
  • D:治疗性会谈

答 案:ABC

解 析: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途径有: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 理测验,作品分析等。

6、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

  • A:老年丧失期观
  • B:毕生发展观
  • C:认知发展观
  • D:道德发展观

答 案:AB

解 析:对老年心理的变化,研究者们主要有两种观点:①老年丧失期观:从出生到成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②毕生发展观:强调了老年阶段心理变化积极的因素,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衰老的同时,突出了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都有增长的特点。

7、MMPL临床量表包括疑病、抑郁、偏执和()等量表。

  • A:神经衰弱
  • B:轻躁狂
  • C:社会内向
  • D:神经质

答 案:ABC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