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9月26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为某“村改居”社区设计一个服务项目。为了保证居民的参与率,该机构在项目策划时应重点()
- A:明确项目的基本目标
- B:保证符合机构的宗旨
- C:评估可以动员的资源
- D:关注居民需要和兴趣
答 案:D
解 析:除了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特点、需要和兴趣之外,活动策划时也要衡量考虑服务对象的背景,保证活动的适切性和居民的参与率。
2、围绕小组的总目标要建立的相应的目标是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和()。
- A:事功目标
- B:需求目标
- C:任务目标
- D:活动设计目标
答 案:B
解 析:小组工作的目标有总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由该小组的类型特征及成员的问题和需求所决定,大致包括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围绕总目标建立的具体目标包括:①沟通目标;②过程目标;③实质目标;④需求目标。
3、30岁的小周与父亲一起生活,母亲处于抑郁症缓解期,平日与人接触较少。因缺乏个人技能,缺少自信,小周不愿意找工作,父亲也认为他不能独立生活。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原则,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尊重小周的意愿,认同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 B:保护小周的隐私,帮助他尽量不被外界打扰
- C:尊重小周的决定,协助他寻找提升能力的资源
- D:批评小周的想法,建议他多与父亲及朋友交流
答 案:C
解 析:非评判。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价值主导的专业实践,但社会工作者仍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与价值观,更不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身上。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在这些专业服务的各个环节,社会工作者不应直接或间接地强迫服务对象接受任何决定与服务。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非评判”原则具体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倾向等不作倾向性的批评和判断,尊重服务对象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选择。社工要尊重服务对象自决,不能强迫服务对象,同时要接纳服务对象,注意接纳不等于认同,题目中小周不愿意找工作,主要是因为缺乏个人技能,缺少自信,故社工在尊重小周的决定的同时,需要协助他寻找提升能力的资源。
4、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 B: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仅对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
- C:集体合同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
- D: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标准可以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社会工作者:“服务期间我们的谈话内容都会保密,没有您的书面同意,绝对不会泄露给无关人员。但是,如果有自我伤害或危及他人的情况,就不能保密。关于保密的规定,您需要我再解释吗?”上述会谈内容表明该个案服务正处于()。
- A:接案阶段
- B:诊断阶段
- C:制订计划阶段
- D:评估阶段
答 案:A
解 析:一旦与服务对象签订了服务协议,社会工作者就要在提供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遵守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和有关信息的承诺,绝不能轻易泄露服务对象的私人信息以及同服务相关的隐秘信息,以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权益。由题干社会工作者的描述,可知还处于同意,告知的阶段,属于接案阶段。故本题答案选A。
多选题
1、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时,既要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又要关注服务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其中个人资料包括( )。
- A: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
- B:服务对象的感情情况
- C:服务对象的心理情况
- D:服务对象的社会情况
- E:服务对象的生理情况
答 案:CDE
解 析:CDE
2、在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组员一般会表现出的特点有( )。
- A:对小组活动既想投入又想逃避
- B:在互动时有抗拒和防卫心理
- C:对社会工作产生较强的遵从倾向
- D:容易忽视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能力
- E:可能会通过竞争来争取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
答 案:ACD
解 析:开始阶段组员一般特点为①矛盾心理与行为特征,即对小组充满好奇,但又疑虑和焦虑,这种矛盾使不少组员陷入对小组活动既投入又逃避的情感中;②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大多数组员的行为十分谨慎,说话做事显得十分小心谨慎、客气与礼貌;③沉默而被动,整个小组显得沉默,进程缓慢,缺乏自发流畅性;④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视社会工作者为权威,以其为中心,而忽视了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能力。
3、关于社会工作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
- B:社会工作研究属于社会工作和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
- C:社会工作研究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
- D:社会工作研究不可以独立于具体实务过程
- E: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可以指导社会工作实务
答 案:ABCE
解 析:社会工作研究可以独立于具体实务过程。如研究者在观察社会工作者开展的个案工作之后,提出优化建立专业关系的思路;也可以对政策进行文本研究,提出优化社会政策的建议,社会工作研究也可以融于实务过程,如督导者在对机构工作反思后发现,自己在指导新进入的社会工作者时互动方式存在不足,然后及时调整督导方式。这种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应用。因此,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同时成为研究者和成果使用者。
4、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大李原来是一名电工,回到社区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认为大家都看不起自己。社会工作者小马协助他找了几份工作,他都觉得太累,做了几天就不去了。最近,他请求小马帮他申请低保,凑合过日子就行了。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马适当的做法有()。
- A:继续与大李进行沟通,鼓励他自食其力
- B:主动倾听大李的烦恼,帮助他调整心态
- C:与同事密切配合,找出帮助大李的可行办法
- D:注重服务中的以人为本,接受大李的请求
- E:坚持政策制度的原则性,不再为大李提供服务
答 案:AB
解 析: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文化能力、实践能力、隐私和保密等。(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与辅导、教育与培训、服务对象的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等。(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C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保密责任;E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义务;D项违背了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故选AB。
5、社会工作者小张设计了一份项目申请书,参加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在这份项目申请书中,需要重点说明的内容有()。
- A:项目的政策意义和实践意义
- B:项目的主要目标和成效指标
- C: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
- D:项目的盈利模式和社会影响
- E:项目的经费预算和交代方式
答 案:AE
解 析:本题考查项目申请书的内容。机构要想从政府、基金会获得经费支持,在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以下内容: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这笔经费支持的意义,或申请这笔经费(有时是实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会福利或社会公益目标,符合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目标;要说明资助的重要性,即这笔资助对于项目对象的必要性;说明资助额及申请这一数量资助的原因,需要列出较细致的项目预算;要说明怎样使用这笔资助,即怎样将这笔资助运用于机构的服务;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的社会交代方法,即如何向资助者报告资助项目的结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