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9月25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大学生小宋因经常通宵玩游戏,屡屡旷课,考试不及格,班主任将其介绍给社会工作者小陈。在个案会谈时,小宋反复强调自己深感后悔和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可又管不住自己。小陈发现小宋时常言行不一,寻找借口。于是,他对小宋说:“你每次都说想改变,要好好学习,可是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像这样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动,你的成绩会变好吗?”此时,小陈运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对焦
- B:澄清
- C:忠告
- D:对质
答 案:D
解 析:澄清: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对焦: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引导,将讨论集中于某个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在提供忠告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调的语气,直接指出面临的危害和必须采取的行为,但需要避免强迫服务对象。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根据题干关键词“言行不一,寻找借口”及社工“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像这样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动,你的成绩会变好吗?”可知采用的是对质。
2、社会工作研究者将30位失业者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 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O分和3.0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 )。
-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 B:评估设计
- C:单后设计
- D:方案设计
答 案:A
解 析: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在某指标上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的前后变化与控制组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题干中就是对前后测控组设计的描述。
3、近日,有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独自去公交站乘车,司机从安全方面考虑拒绝其上车,这侵犯了残疾人的()。
- A:康复权
- B:文化生活权
- C:社会福利权
- D:环境友好权
答 案:D
解 析: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信息交流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政治参与无障碍。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属于公共服务无障碍的内容。【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残疾人的环境友好权,根据案例来理解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4、暑假期间,某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低收入家庭子女开展了多个平行历奇辅导小组。社会工作者对每个小组都进行了评估,目的是洞察组员在小组中的成长变化,反思社会工作者在历奇辅导中的表现和技巧。这种小组评估类型是()。
- A:内容评估
- B:过程评估
- C:成效评估
- D:需求评估
答 案:B
解 析:考查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小组评估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过程评估又称形成性评估,指的是对小组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组员的表现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表现和技巧评估等。通过这类评估,可以发现小组中组员的变化情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技巧,以及哪些因素导致了组员的积极变化,哪些因素导致了组员的负面变化等。题中,洞察组员的成长变化,反思工作者的表现和技巧,属于过程评估,故选B。
5、社区社会工作者老齐在走访社区高龄老人时,发现85岁的秦爷爷有一个22岁的孙子小兵赋闲在家。秦爷爷悄悄告诉老齐,小兵游手好闲,还抽烟吸毒,家人都拿他没办法,请老齐帮助小兵。与小兵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后,老齐证实了秦爷爷的说法。针对上述情况,老齐恰当的做法是()
- A:评估小兵问题严重性
- B:告诉秦爷爷自己解决此问题
- C:为小兵拟订服务计划
- D:转介小兵给禁毒社会工作者
答 案:D
解 析:在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时,社会工作者还有一项工作任务:对于那些立即需要帮助而本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无法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转介服务,即通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把服务对象介绍给其他能够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机构或者其他社会工作者。
多选题
1、关于企业社会工作,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又称为工业社会工作
- B:是在企业中开展的社会工作
- C:通过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职工跳槽
- D:通过心理辅导、开展服务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
- E:通过改善领导层与职工的沟通及推进职工参与,改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答 案:ABDE
解 析:企业社会工作,又称工业社会工作,是在企业中开展的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可以①运用专业方法,通过心理辅导、开展服务和培训来提高职工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②通过改善领导层与职工的沟通及推进参与来改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③通过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2、研究表明,在20~24个月时,婴儿明显增加了控制性微笑,表明婴儿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完成某些事情。2岁左右的婴儿已具有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能力,逐渐从第三人称转变到第一人称,这是自我意识的巨大进展。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
- A:游戏伙伴阶段
- B:发展阶段
- C:退缩阶段
- D: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 E:自我意识成熟阶段
答 案:ACD
解 析: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退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阶段,理解掌握婴幼儿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3、小明,18岁,父亲是一个长途卡车司机,母亲是某商店售货员,对小明管教较少。小明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毕业后升入一所寄宿中学。由于他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加之自律性比较差,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也一落千丈,常受老师的批评,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现整天在社区和街头游荡。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 )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
- A:家庭管理
- B:学校教育
- C:朋辈群体
- D:社区邻里
- E:街头报摊
答 案:ABC
4、下列成语中,用来形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有()。
- A:命中注定
- B:近朱者赤
- C:愚公移山
- D:入乡随俗
- E:因地制宜
答 案:BCDE
解 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A选项:命中注定,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故错误。B选项:近朱者赤,说明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C选项:愚公移山,说明人类能够改变环境。D选项:入乡随俗,说明人类要适应社会环境。E选项:因地制宜,说明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以及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个案服务工作中,所谓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它的主要内容涉及()。
- A: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
- B: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 C: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 D: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
- E:服务介入的经费
答 案:ACDE
解 析:所谓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它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①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包括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改善以及改善的程度;②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哪些工作目标实现了、哪些工作目标没有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③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包括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经费以及其他资源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