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基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08月30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08月30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08/3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8月3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吸吮
  • B:后天的经验
  • C:动作
  • D:先天的成熟

答 案:C

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故选C。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心理咨询师工作对象的是()。

  • A:患精神分裂症的来访者
  • B:确诊强迫神经症的来访者
  • C:抑郁发作的来访者
  • D:适应障碍的来访者

答 案:D

3、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工具性条件反射
  • D:无条件反射

答 案:A

解 析: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两种条件反射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4、合理情绪疗法中,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不包括

  • A:监督者
  • B:指导者
  • C:说服者
  • D:辩论者

答 案:A

5、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

  •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 B:做了符合别人利益的事情就是有道德的
  •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 D:道德因人而异,没有确定不一的标准

答 案:C

解 析: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

6、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 D: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答 案:B

解 析: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7、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 A:时间知觉
  • B:运动知觉
  • C:距离知觉
  • D:空间知觉

答 案:A

8、你无意间看到了一位同事的B超单,上边显示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是你的同事苦苦哀求你不要告诉别人,因为他需要这份工作,你会()

  • A:劝他辞掉工作,回去做治疗,并帮他保密
  • B:向领导说明,让领导处理
  • C:心里很希望他离开,可是又怕他伤心难过,就强忍着不说
  • D:和其他同事讨论这个问题,要不要告诉领导

答 案:C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的工作程序包括( )。

  • A: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 B: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作解释
  • C: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评估
  • D: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作出鉴别

答 案:ACD

解 析: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的工作程序: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 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 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5、阻碍心理咨询进程的因素包括

  • A:依赖
  • B:多话
  • C:沉默
  • D:移情

答 案:ABCD

6、摄人性会谈的工作程序包括()。

  • A:倾听
  • B: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 C:分析
  • D:控制会谈的内容与方向

答 案:ABD

解 析: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有: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确定提问方式,倾听,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7、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的特点一般包括( )。

  • A:地位高
  • B:年龄相仿
  • C:能力强
  • D:健壮漂亮

答 案:ACD

解 析: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幼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和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