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8月7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一次小组活动中,一位组员诉说了自己以往许多挫折后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对他表示理解,并说“在过去的两年里,您经历了许多痛苦,失业了,又离婚了,我能体会您的心情。如果我也经历这些事,我不知道会不会处理得像您一样好。”
- A:交流信息
- B:适当帮助梳理
- C:积极回应
- D:适当自我表露
答 案:C
解 析:小组工作中与组员沟通的技巧包括(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2)专注与倾听。(3)积极回应。(4)适当自我表露。(5)对信息进行磋商。(6)适当帮助梳理。(7)及时进行小结。要仔细区分并记忆。“积极回应”即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言之后,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问发言者表达对其发言的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并伴以积极的回应。可以通过复述组员讲述的内容,让发言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视。
2、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属于( )。
- A:生理性需要
- B:社会性需要
- C:物质需要
- D:精神需要
答 案:A
解 析:生理性需要也称自然需要,它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
3、关于问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填问卷适合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
- B:问卷调查资料的处理相对复杂难以比较分析
- C:描述性研究问卷应围绕研究假设解开设计
- D:问卷既需要较高的信度又需要较好的效度
答 案:D
解 析:当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差或调查问题较复杂时,使用访问问卷特别合适。问卷有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自填问卷是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答案的问卷,其提问和答案应该用语准确、含义明确、通俗易懂、题型简单、题量不大。访问问卷是由访谈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的问卷。当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差或调查问题较复杂时,使用访问问卷特别合适。故A错误。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访问,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收集到较多对象的资料,有利于中和个别人士的极端回答;收集数据的内容、时间、格式基本统一,从而资料处理相对容易并便于比较分析,B错误;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则节省不少资源。然而,问卷调查要求访谈员有较好素质,这在大规模研究中较难达到;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也有一定要求;某些类型的问卷调查中访谈员无法当面指导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于保证。因此,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目的、资源可行性及相关因素,是问卷调查质量的重要保证。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D正确。有较高信度,表明测量结果比较稳定,测量结果受时间、地点和对象变化的影响较小;有良好效度,表明测量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实际情况。描述性研究的问卷应多围绕基本问题展开,解释性研究的问卷要围绕研究假设展开,多涉及关键变量提问。C错误。
4、社会工作者老张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开展评估,他访谈了社区内50户参与项目的家庭,了解到该项目通过召开儿童议事会,动员儿童参加社区事务,组建儿童志愿服务队,提高了儿童对社区的认识,搭建了儿童交流平台,提升了儿童社区参与意识。老张的评估属于方案评估中的()
- A:目标评估
- B:效率评估
- C:过程评估
- D:效果评估
答 案:D
解 析:方案的评估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过程评估关注方案进行过程中服务对象和人数的变化,服务方案中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资源使用情况、经费支出情况、是否按照预定的日期进行。效果评估主要测量的是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包括目标实现程度和服务对象的改变程度。根据题干“提高了儿童对社区的认识,搭建了儿童交流平台,提升了儿童社区参与意识”为效果评估。故选D。
5、在处理“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经常会面临( )压力。
- A: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
- B:来自工作的压力
- C: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
- D: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
答 案:A
解 析:当面对“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会感到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压力来源的内容。
多选题
1、危难的状态包括( )。
- A:个体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 B:个体的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 C: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
- D:个体的生命遭遇危机
- E:个体的心理受到创伤
答 案:ABCD
解 析: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在当代社会,某些极度贫困者,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者,有自杀倾向的人,吸毒成瘾者等都可能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他们脱离危难。
2、下列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困境中,属于“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类型的有( )。
- A:处理家庭父子间纠纷时的情理难题
- B:对少年犯小张产生怜悯而不愿深究
- C:服务对象老王已失去判断和决定能力
- D:怀疑妻子殴打丈夫的家庭暴力投诉的真实性
- E:难以决断应该如何透露个人信息
答 案:BD
解 析:社会工作是一个价值主导的专业和职业,有很强的价值关怀,社会工作者需要主动地将一系列价值观运用于助人的实践中,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而,社会工作又是一种科学实践,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可信的证据。这就产生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BD两项即为属于“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的类型。
3、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 )特征。
- A:认为社会现象具有可研究的一般规律
- B: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
- C:认为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
- D:注重社会对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
- E: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
答 案:BCDE
解 析: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是说明社会中个别事物的联系,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注意反实证主义方法论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区别。
4、小组工作的展开和继续,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的支持。因此,小组活动的设计就成为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技巧。 下列关于小组活动设计考虑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小组活动是实现小组目标的最主要工具
- B:小组活动的设计要考虑组员的个体性特征
- C:在小组中期转折阶段,可设计角色扮演以引导成员换位思考
- D:小组活动方案必须与小组目标保持一致
- E:不同阶段的小组活动都应包含分享环节,总结有益的经验
答 案:ABDE
解 析:C项中设计角色扮演是引导成员学习容忍。
5、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决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了解本地区残障人士对康复服务的要求。该机构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定性研究特点的有()。
- A:排除本机构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 B:通过了解本地区残障人士的困境,预测服务的规模
- C:了解残障人士及其所处环境的基本状况
- D:发现本地区残障人士康复服务需求的特殊性
- E:运用非正式会谈方法收集相关资料
答 案:CDE
解 析:考点:定性研究的特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