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地理》9月26日专为备考2023年地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河流径流深度(即一段时间内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之比,单位mm)和含沙量(单位kg/m2)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与河流含沙量在37°N出现峰值相关的是( )①土质疏松②暴雨多发③岩层破碎④地势低洼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答 案:A
解 析:在37°N,含沙量大主要是黄河带来的泥沙,主要原因是黄河中游地区黄土较为疏松,暴雨多发导致的,黄土高原不符合岩层破碎一说,含沙量与地势低洼关系不大,故选A。 认真分析图形信息是解答第一小题的关键;根据37°N、含沙量大增等信息确定该河流为黄河是解答第二小题的关键。
2、银西高铁开通的主要意义有( )①完善我国西北地区路网布局②加快宁夏内陆开放,发展边境贸易③振兴晋察冀革命老区,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④构建了以银川为中心的宁夏沿黄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之间的便捷通道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答 案:D
解 析:银西高铁的开通,能够完善我国西北地区路网布局,①正确;宁夏不处于边境地区,②错误;银西高铁没有经过晋察冀地区,③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银西高铁能够加强银川与西安之间的联系,④正确。所以选D。银西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间和连接银川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交流的便捷通道,通过西安枢纽与中国全国快速网的互联互通,辐射华东、中南、西南等广大地区。
3、____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 A:古尔班通古特
- B:塔克拉玛干
- C:巴丹吉林
- D:腾格里
答 案:B
解 析: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3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450万年前,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
4、我国东南沿海是台风高发的地区,以下关于应对台风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固定门窗玻璃,以防破碎
- B:外出时,要避免在河边、桥边行走
- C:当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时,学校应当停课
- D:正在驾驶时,应立即将车辆开到开阔的地方避险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台风是一种强劲而极具破坏力的强烈气旋性涡旋。遇到台风来袭时,应立即将车开到室内停车场或隐蔽处,开阔的地方会有被台风卷走的危险。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A项:应对台风应关好门窗并在窗户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户玻璃破碎。A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台风来临时应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上、水边,防止被吹倒或吹落水中,造成摔死摔伤或溺水。B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当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应当停课。C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5、海南省是中国____作物的主要产地。
- A:花生油菜
- B:粮食棉花
- C:温带作物
- D:热带经济
答 案:D
解 析: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蔬菜有120多个品种。
多选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 B:河网密布
- C:矿产资源丰富
- D:交通四通八达
答 案:AB
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2、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 A:德班
- B:开普敦
- C:比勒陀利亚
- D:布隆方丹
答 案:BCD
解 析:开普敦【CapeTown】是立法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是行政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的司法首都。
3、“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 A:国际重要湿地
- B:国家重要湿地
- C:湿地自然保护区
- D:国家湿地公园
答 案:ABCD
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精彩评论